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公司研究 - 正文

2024年报点评:盈利能力相对承压,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2024年报点评:盈利能力相对承压,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航发动力(600893)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78.80亿元,同比9.48%;归母净利润8.60亿元,同比-39.48%。
投资要点
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投入增加,同时也面临外部市场环境和投资收益波动的挑战:航发动力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78.80亿元,同比增长9.48%,其中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业务收入达449.94亿元,同比增长10.03%,外贸出口转包业务收入20.74亿元,同比增长6.45%。然而,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0亿元,同比下降39.48%。这一业绩变化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首先,研发费用显著增加,公司在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领域的持续高研发投入导致成本上升;其次,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链压力对生产成本造成一定冲击;此外,非航空产品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4.91%,拖累了整体盈利能力。
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加速追赶超越,不断提升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研发制造水平:公司在军用航空发动机方面,已具备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活塞等全谱系发动机的自主研发能力,成为国内唯一覆盖全品类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企业,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防装备领域的战略地位。民用航空动力领域,长江系列发动机配套能力持续提升,特别是长江-1000发动机的研制进展顺利,标志着公司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上取得关键突破。此外,公司通过联合科研院所成立通航动力产品事业部,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与通用航空产业,成功推出多款中小型航空发动机产品,满足通航飞机及无人机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公司与法国赛峰集团、英国罗尔斯·罗伊斯等国际航空巨头深化合作,签订多项长期零部件转包生产协议,涉及金额超15亿元,标志着其在全球航空产业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完成对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的技术整合,加速了航空发动机维修保障体系的能力建设,全年维修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8%。此外,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军民融合战略,通过定增引入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募集资金10亿元用于航空发动机智能化生产线建设。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牵头组建“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国家重大专项联合攻关团队,为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研发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相对承压,因为公司业务处于调整期,我们下调先前的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4/9.78亿元,前值19.98/25.54亿元,新增2027年预期11.47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0/100/85倍,但考虑到航空发动机高消耗水平以及公司在行业的核心地位,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发展风险;2)生产和运营风险;3)国防预算不及预期的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航发动力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