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兴证券《光伏行业跟踪报告:光伏行业:抢装带动产业链价格小幅回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产业链价格表现:3月受益抢装需求,光伏各产业链价格均小幅上涨。截止3/26,硅料致密块料、颗粒块料价格分别为40元/kg、38元/kg,较2月底分别上涨2.6%、2.7%,考虑4月硅片厂家排产小幅增长的同时,硅料排产也同比增长,预计硅料价格持稳为主。硅片M10N、G12N规格价格分别为1.20、1.55元/片,上涨1.7%、0%,4月需求支撑下价格仍乐观,但抢装过后,价格或有所回落。电池片M10N、G12N价格分别为0.305、0.300元/w,上涨5.2%、1.7%,上下游价格上涨带动电池片涨幅。组件perc、topcon价格分别为0.65、0.74元/w,上涨0%、6.5%,topcon组件涨势预计已逼近高点。
出口数据:InfoLink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共出口约22.26GW的光伏组件,与2024年1月的21.91GW相比上升2%;2月则出口约16.26GW的光伏组件,与去年二月的21.19GW相比下降23%。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1-2月共出口约38.52GW的光伏组件,同比去年43.11GW下降11%。受抢装影响,企业策略性调整优先满足中国国内市场需求,预计3-4月中国出口海外量体或将进一步下降,影响今年上半年整体海外拉货动能。
重点政策:新政推动抢装,带动3月排产提升。1月17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2月9日,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为了让存量项目平稳过渡,这两项政策分别以4月30日和5月31日为时间节点,对光伏项目进行了“新老划段”:1)“430”抢全额,4月30日及以前完成并网,并低于20MW的光伏电站,依然可以全额上网;5月1日及以后完成并网的项目,6MW以下的户用项目可以全额上网,工商业项目全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6MW以上的大型工商业项目原则上全部自发自用。2)“531”抢电价,5月31日之前并网的老项目可以继续执行现行保障性政策,5月31日之后,增量项目的发电量全部进入市场交易,通过竞价形成电价,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不再享受国家补贴。集中式电站项目因建设周期长、前期筹备工作复杂等因素,预期带来的增幅相对有限“抢装潮”多在分布式光伏项目。受益抢装潮,预计3月各环节排产将持续复苏,根据lifolink的调研数据,预计3月硅料、硅片、电池组件排产将分别环比上升约6%-7%/3%/22%/24%不等,电池片,组件环节生产复苏明显。
投资策略:新政策驱动了“531”光伏抢装,使得当前产业链的价格略有上涨,边际上将带来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利润修复。但由于抢装是下半年的需求前置,新政实施后,电价的不确定性叠加整体上网均价的下降预期,或使得下半年分布式项目投资意愿大幅下降,且当前来看,整体产业链仍处于产能过剩的大格局之下,在需求没有大幅增长的背景下,落后产能出清尚待时日,产业链利润修复的力度和持续性仍有待观察。我们认为,技术迭代快的电池片和高启停成本的硅料环节,尾部产能有望加速出清,随着行业供给侧自律力度加码,优势辅材龙头也将受益。相关标的通威股份、通灵股份、宇邦新材、福斯特等。
风险提示:需求端增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超预期、公司成本/盈利改善不及预期、海外政策/地缘政治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