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投资策略专题:从景气预期看恒生科技和美股科技巨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3月两会日历效应明显,未来继续坚定“科技+消费”主线
我们在3.1报告中提出“市场的恐高情绪+阶段性获利了结+两会日历效应或将使得市场在近期有一个非常短期的盘整”,但同时我们也明确提出: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没有变化,需要坚定牛市第二阶段的判断。近期中美股市的调整,投资者又对科技品种,尤其恒生科技的持续性产生了疑问。我们本次重点讨论恒生科技和美股巨头:通过引入“景气预期”行业比较框架视角,给投资者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港股和美股科技股当前胜率上的不同。
“景气预期”行业比较:同时考虑当前和去年同期分析师预期的边际变化
“景气预期行业比较框架”与市场上其他基于分析师预期的行业比较框架相比的最大区别是,它不仅考虑了近期分析师预期的边际变化,还考虑了去年同期分析师预期的边际变化,因此对于行业预期在顶部、底部拐点时的边际变化都更加敏感。景气预期指标对于股价的指引:(1)景气预期更容易成为“行情结束的领先指标”和“行情大底的确认指标”:即分析师的预期一旦不再持续上调,出现拐点后,接下来行情就容易出现结束;而“股价出现反转+景气预期也出现反转”出现时,我们就可以更大概率的确定行业的周期性大底出现。(2)“景气预期”指标带有一定的“动量”,可以指引行业是否在持续的产业趋势当中,帮助投资者判断未来的股价走势。
“景气预期”对恒生科技和美股七巨头的胜率指引
(1)恒生科技:景气预期指引下,恒生科技的胜率仍在震荡改善途中,并未给出负面指引信号。美股七巨头:景气预期指引下,美股七巨头的胜率或已出现弱化拐点,负面信号已经提前出现。
(2)从胜率上来看,当前恒生科技显著优于美股七巨头。从资产相关性上来看,投资者担忧美股七巨头未来若是继续下行,会对恒生科技的股价有负面影响,这一点确实客观存在;但在中国要素温和改善、海外要素阶段性冲击下,我们要“以我为主”,且中国股票资产在最近一年与美股、美债的相关性已经有所下降。同时“景气预期”指引下,当前恒生科技的胜率显著优于美股七巨头。
两会日历效应“小冲击”即将过去,长期持续关注“科技+消费”全年主线
市场的恐高情绪+阶段性获利了结+两会日历效应使得市场在近期出现了一个非常短期的盘整。但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没有变化,需要坚定牛市第二阶段的判断。“4”个行业方向:(1)科技成长“AI+、自主可控”:AI+赋能、机器人、半导体、信创、卫星;(2)消费“政策+内生复苏”:服装鞋帽、汽车(包括两轮电动车)、零售、食品、美容护理以及新消费;(3)成本改善驱动:养殖、航运港口、航空机场、饲料、电力、小金属;(4)出海结构性机会:中欧贸易关系缓和下的预期差(对欧洲出口占比高品种)及小品类出海(如零食等);
“1”个底仓逻辑:绝对收益思路下的中长期底仓,辅以高股息优化思路增强底仓收益:沪深300增强、央国企红利蓝筹。
风险提示:政策超预期变动;全球流动性及地缘政治风险;定价模型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