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策略点评:近二十年中国癌症病谱变化趋势与主要癌种患病情况》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2000-2018年间,中国癌症负担呈现“发病率升、死亡率降”趋势
性别与癌种差异显著,需针对性强化预防、筛查及诊疗体系建设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或医保降价超预期;宏观需求变化;医疗事件风险
1癌症负担变化与男女性别差异
1.1发病情况
在2000-2018年期间,我国所有癌症的总体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每年平均增长约1.4%。随着公众对癌症预防意识的提高,积极参加肿瘤体检及筛查的人数也在增加,癌症检出率上升,这可能是导致我国癌症发病率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具体来看,男性癌症发病率(ASIR)基本稳定,但个别癌种呈现了显著变化。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食道癌、胃癌和肝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在2014-2018年期间,男性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和肺癌的ASIR呈显著上升趋势。
相较于男性,女性癌症总体发病率(ASIR)在同期内以平均每年2.6%显著增长,主要受到甲状腺癌和宫颈癌快速上升的影响。同时,女性子宫癌、肺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但食道癌、胃癌和肝癌同样呈下降趋势。在2014-2018年期间,女性甲状腺癌和肺癌的ASIR呈明显上升趋势,宫颈癌发病率增长有所缓解,从2008年之前的14.8%降至2018年的1.7%。
1.2死亡情况
由于公众肿瘤预防意识的提升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癌症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在2000年-2008年期间,我国所有癌症的总体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每年平均下降1.3%。癌症死亡率的降低显示了我国长期以来癌症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具体来看,主要是由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死亡率的下降。男性和女性也分别呈现了逐年下降趋势。
男性全癌死亡率每年下降约1.2%,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死亡率有所上升。在2014-2018年期间,男性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的ASMR显著下降。女性的全癌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1.3%,宫颈癌和卵巢癌有上升趋势。在2014-2018年间,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ASMR同样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