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策略点评:银发经济再就业市场投资机会梳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政策驱动下的新银发价值释放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政府意识到中老年群体的重要性,并出台政策应对这一挑战。根据《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国家将推动“老有所为”,提升老年人的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预计2035年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近30%。这一趋势促使政府加大对老年教育、再就业等领域的支持,提升老年群体的社会价值。
银发经济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2023年《银发经济蓝皮书》预计2035年银发经济总值将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涵盖医疗、老年旅游等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政策的推动使银发经济和养老产业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来看,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推动老年群体走向自信、积极、独立的生活方式。这些政策改变了传统观念,打破了“老龄化等于衰退”的思维。随着个体化进程的深入,老年人群体不仅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年龄观念,更希望继续创造社会价值。
新银发群体:个体化趋势下的梦想觉醒与再出发
电通创意发布的《2025银发族趋势观察:第二青春期,叛逆再出发》提出了新生代熟龄群体正在打破传统的年龄限制,重塑自己的生活方式。其中根据英敏特数据显示,54%的中老年人认为自己的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更小,42%认为晚年生活将比中青年时期更加精彩,而43%的新银发希望退休后能按自己的意愿生活。这一代人不再满足于社会设定的年龄框架,他们更愿意用心理年龄而非实际年龄来定义自己,追求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
随着经济基础的积累和时间的充裕,许多熟龄群体开始重拾年轻时未曾实现的梦想。该报告中引用的电通CCS数据显示,32.2%的50岁以上人群决心追随自己的兴趣与激情,27%认为未知是创造新事物的机会。这一心态转变促使越来越多熟龄人士走向自己未完成的梦想,他们的行动不仅挑战了年龄的局限,也激励了更多中老年人勇敢追梦。
新银发群体的再就业与兴趣学习转型
《2025银发族趋势观察》中引用的前程无忧数据显示,68%以上的中老年人有再就业意愿,其中46.7%的人希望通过再就业寻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一群体不仅在经济上得到了保障,也开始探索新的职业路径。部分新银发群体选择创业,如开设私房料理店、面包店,或与家人共同经营古着店等,展现了他们对事业的兴趣与创新。此外,许多人选择二次择业,说明了再就业不仅仅是生计需求,而是追求梦想的一部分。
除了职业转型,许多中老年人也投身于兴趣学习。报告中提及的腾讯营销数据显示,70%的中老年人是出于兴趣爱好而开始学习,而唱歌、跳舞、绘画等才艺课程,以及PS、视频剪辑、无人机等技术类课程成为了热门选择。同时,老年大学和线上平台成为学习的主要渠道,这些趋势表明,中老年群体不仅在追求经济回报,更通过再就业与兴趣培养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推动了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全新认知和接受度。
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随着终身教育和兴趣学习的兴起,老年教育市场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特别是线上平台的普及,使得中老年人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这一趋势为教育平台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于此同时,新银发群体逐渐在再就业和创业领域寻求新机遇,尤其是在传统行业之外的创新领域。这一群体的职业转型和创业需求为平台和服务商带来了市场机会。
1.老年教育机构:华文教育(603840),金太阳教育(002466),中公教育(002607.SZ),新东方在线(01797.HK),正保远程教育(DL.N)
2.线上学习平台:好未来(TAL.N),网易有道(DOYU),腾讯课堂(00700.HK),高途(GOTU.N),Udemy(UDMY.O)
3.创业支持平台:58同城(WUBA),创业邦(300618),微盟集团(02013.HK),创维数字(000810.SZ)
4.社交平台与内容创作:小红书(3838.HK),哔哩哔哩(09626.HK),快手(01024.HK),知乎(02390.HK)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宏观需求变化;医疗事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