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晨会纪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宏观深度报告20250220:为什么节后复工偏慢:两个原因今年春运返程规模高于2024年。按照交通部数据,节后20天的累计人员流动达到47.5亿人次,高于2024年同期的44.3亿人次。但这可能并不代表返程复工进度快,这是因为今年节前人口流出的规模同样高于2024年。但更重要的是节前返乡的人里有多少人回来复工了,我们构建的“返程进度”指标低于前两年(用节后累计流动人次除以节前15天流动人次)。截至正月二十(2.17),今年返程进度为140.8%,2024年和2023年为142.5%和147.2%。节后复工偏慢的两个解释:一是地方政府下调财政收入和投资目标,资金压力制约建筑业复工。从地方规划来看,大多省份调低了2025年的财政收入和投资增长目标,财政压力仍然是约束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二是今年服务业相对弱于工业,带来的就业复工偏少。风险提示:(1)天气变化可能影响复工。2025年春节后多地遭遇寒潮、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部分地区因道路结冰导致物流受阻。此外,春季冷暖交替频繁(如广东“回南天”加速化学品挥发),也对施工有一定影响;(2)一季度经济增速如不及预期或加速基建投资、加快复工。若一季度GDP增速低于目标,政府可能通过加快基建投资加快施工来扩大有效需求。需关注政策落地节奏与资金到位效率的匹配度;(3)交通数据口径差异。交通部统计数据和百度迁徙等数据口径差别较大,两者差异可能导致企业对复工进度产生误判,可能对结论带来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