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策略周观点:牛市第二波可能有三阶段》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结论:始于春节前的上涨,有很大的概率发展成牛市第二波上涨,随着资金、盈利状态和板块结构的变化,这一波上涨大概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和第二阶段是起步期,会受到春节和两会季节性的影响。Q1季节性确定性较高的阶段是春节前1周到节后2周,这有望成为第一阶段。从下周开始,进入节后第3周,两会前第2周,胜率和赔率会有所下降。波折过后到4月中,将会进入两会后数据验证期,此时板块表现可能会扩散。5月之后,季节性的影响减弱,基本面的影响重要性上升。如果是盈利驱动的牛市,重点是验证经济恢复和盈利兑现。而如果是资金驱动的牛市,重点是观察居民资金流入强度。近期投资者观察到港股走强,这说明去年10月中旬以来海外机构投资者减仓的过程已经结束,可以驱动港股月底或季度的上涨。但如果想要继续发展为更持久的牛市,需要观察到居民资金更强的流入。历史上,外资对A股牛熊市的影响是次要矛盾,居民资金的流入流出和牛熊市更相关。
(1)春节前是第一个节点,两会期间是第二个节点。A股每年的季节性规律在Q1往往会比较重要。这一次牛市第二波上涨起点在Q1,刚开始的波动节奏会受到春节和两会的影响。投资者的经验是春节到两会是季节性较强的阶段。如果更仔细来看,表现较强的阶段集中在春节前1周到节后2周,随着接近两会,胜率会略有下降,两会期间胜率只有41%。之前提示的春节前买点符合这一规律,从下周开始,进入节后第三周,两会前两周,胜率和赔率会有所下降。
(2)4月决断:取决于国内居民资金或盈利二者之一能否有爆发性表现。Q2开始季节性的影响减弱,基本面的影响重要性上升。如果是盈利驱动的牛市,重点是验证经济恢复和盈利兑现。而如果是资金驱动的牛市,重点是观察居民资金流入强度。近期投资者观察到港股走强,这说明去年10月中旬以来海外机构投资者减仓的过程已经结束,可以驱动港股月底或季度的上涨。但如果想要继续发展为更持久的牛市,需要观察到居民资金流入。因为历史上,外资对A股牛熊市的影响是次要矛盾,居民资金的流入流出和牛熊市更相关。
短期来看,我们认为鉴于公募主动产品受到渠道、口碑等方面的限制,后续居民流入的领先指标重点需要观察融资余额和ETF份额增长。特别是观察融资余额/流通市值,上一次居民通过融资余额流入驱动牛市的14-15年,我们观察到了融资余额/流通市值中枢明显回升,近期这一数值已经涨到了16年以来震荡区间上沿,4月重点观察这一比值能否突破。
风险因素:房地产市场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