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学习:货币政策的内在逻辑和短期博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国际形势方面,央行认为外部环境变化的复杂性加深,如全球增长动能不足、贸易增长前景面临挑战、通胀风险仍需警惕等,“对我国经济产生外溢影响”。国内方面,央行对2025年的经济展望较为积极,认为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支持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增多,但仍有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就业等困难。
2、物价:央行指出2024年物价已温和回升,CPI上涨0.2%,PPI降幅收窄至2.2%。对2025年的物价展望更为乐观,认为在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下物价有望延续温和回升态势,中长期物价保持基本稳定有坚实基础。
货币政策:央行稳汇率更加“坚决”,降准降息需等待合适窗口
(1)短期多重目标权衡不改货币宽松基调。《报告》强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及“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下降”,基调比三季度更偏宽。但同时短期内宽松节奏或有不确定性,《报告》新增“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一方面,我们认为后续仍可能降准降息,原因一是我国当前实际利率偏高,还有下行空间。二是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仍是“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降息提振需求有利于物价回升。三是应对国内外风险隐患,货币政策的力度和空间都相对灵活,是“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但另一方面,宽松的节奏或需权衡后而定。根据国内外金融形势而择机调整优化政策或暗含人民币汇率的考量,货币决策或取决于国内经济现状与稳汇率的平衡,降准降息可能会择机落地。
(2)当前货币政策重心或在稳汇率。《报告》相对于Q3报告新增“增强外汇市场韧性”,并提到“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管理”,删除Q3报告的“保持汇率弹性”。在外汇市场管理方面增加“三个坚决”,“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体现出当前货币政策的重心向稳汇率偏移。“发挥好汇率对宏观经济、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或指向若关税政策对国内经济影响外溢,汇率定力可能适时调整。这也意味着,降准降息将要等待下一个窗口期,核心或是人民币汇率压力边际减弱。可关注国内1-2月经济数据,以及后续贸易局势是否出现超预期变化。
(3)持续挖掘信贷需求和优化信贷结构。信贷方面,央行延续强调“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在专栏4《再贷款的机理、演进和发展》中,央行表明不断创新再贷款工具旨在促进信贷结构优化,但解决重点领域的融资需求,还需要提升信贷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适配性,信贷仍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第一线。
(4)理顺利率传导,强化自律机制新规执行。央行延续表示“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中枢平稳运行,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强调“强化利率政策执行”,“有效落实各项利率自律倡议,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或与四季度两项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新规有关,强调政策的落地执行。此外,央行还表示“持续增强债券市场功能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大债市“对科技创新、促进消费等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债券市场的建设完善。
(5)公开市场操作逐渐完善。专栏1《进一步完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体系》描述了改革完善公开市场操作体系的三个方面:确立7天逆回购利率为核心政策利率;启动国债常态化买卖作为基础货币投放新渠道,创新买断式逆回购工具填补期限空白;拓展工具箱创设非银机构流动性支持工具等。
防风险及房地产:强化金融监管力度
防风险方面,金融稳定风险化解有新表述。央行指出“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并强调“督促系统重要性银行落实附加资本和杠杆率要求”,对银行的监管要求更加具体。此外,“稳步拓宽附加监管覆盖范围至非银领域”指向非银领域监管可能进一步强化。
房地产方面,央行指出“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2025年金融对地产的支持有望加力。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