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月报:大飞机国产替代迫在眉睫,海外增材制造应用持续拓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军工材料行情回顾:
1月份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3.57%),军工(申万)指数(-7.28%),跑赢行业3.70个百分点。
上证综指(-3.02%),深证成指(-2.48%),创业板指(-3.63%);涨跌幅前三:铂力特(+26.05%)、民士达(+19.07%)、广大特材(+18.57%);
张跌幅后三:光启技术(-14.96%)、华秦科技(-13.05%)、中复神鹰(-12.79%)。
本月主要观点:
1、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解读:
(1)C919交付提速,材料供应商受益于国产替代
中国商飞副总经理沈波表示2025年C919产能将达到50架,预计出达到30架,同时,C929宽体客机正在进行初步设计以及供应商的筛选工作,并即将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大型客机的机体结构价值量占比在30%-35%,其中主要是机体材料,目前C919的机体材料仍然主要来自进口,在国产替代的环境下,国内材料供应商将充分受益于民机的广阔市场
(2)上发复材首件复合材料风扇叶片下线
中航工业复材与中国航发商发组建的上发复材首件复合材料风扇叶片成功下线,标志着复材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复合材料凭借着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等优异性能,正在还渐取代传统材料,在航空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比重逐渐提升。
除了民用航空,随着军用武器装备性能的快速发展,对材料的多功能性要求不断提升,而复合材料在多功能性材料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材料性能方面,还在于其可复合多功能性的特点。在不断发展的军事技术和需求下,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2、2024年军工材料企业业绩预告情况:
截至2月5日,有13家军工材料相关公司公告了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1家公告了业绩快报,其中5家企业业绩实现了增长,9家企业业绩同比下滑。整体来看,目前发布预告及快报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下限中位数均为-56.93%,增速上限中位数均为-45.72%。其中,业绩预亏的企业整体普遍受到市场需求调整,竞争加剧,价格竞争激烈,从而导致利润下降的情况。
3、海外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解读:
美国高性能火箭发动机研发商FirehawkAerospace完成了C轮融资,获得了6000万美元;另外,美国3D打印技术无人机制造公司FirestormLabs获得了美国空军1亿美元的合同。增材制造工艺的应用实现了复杂结构的快速制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装备性能与可靠性,因此,3D打印正从以往的快速原型件向实际的轻量化、定制化零部件的批产应用发展,另外,3D打印在武器装备的维护和修复方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除了军工领域的应用,随着增材制造行业的成本控制、规模化生产、产品品控、技术水平等要求的日臻成熟,其在民用领域也得到了快速拓展
2025军工材料行业判断展望:
从目前已披露的军工材料上市公司业绩预报来看,2024年是军工材料“十四五”以来,压力最大的一年,需求、价格的波动均不尽人意。但“黎明前是黑暗的”,我们寄希望于2025年行业的复苏,对军工材料行业有如下判断:
1、军工材料行业或率先收益于行业复苏。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尾之年,军工行业需求有望在2025年得到集中释放。军工材料作为军工行业的物质基础,在行业拐点到来之际,上游企业将提前受益,表现出更高的业绩弹性。同时从近期相关碳纤维落地的大额订单来看,行业的确定性正在不断恢复
2、降价背后低成本与高可靠之间的博奔取舍
军品降价是需求放量与生产规模上台阶的客观规律,也是提升军费使用效率,国家低成本采购要求下必然结果。但在当前需求波动的环境下,降价与产品可靠性之间一定程度形成了学时之势,因此基于军工安全性要求的考虑下,我们认为,在需求未有大幅改善的情况下,持续的大幅度下降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符合工业品生产规律的。而随着行业需求的修复,以量换价是军工材料行业成熟的重要表现
3、多流水带来的新机遇
从军品采购的角度来看,军队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存在违规行为的军工供应商被处罚,暂停业务。尤其是对于一些单流水环节,断链风险暴露。因此我们认为,产业链重塑整合、多流水发展趋势将愈加明显:从军工生产企业的角度来看,当下环境,军工公司正不断避免对单一业务领域、单一客户、单一型号装备的依赖,降低客户集中风险,防止某一业务暂停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军品渠道优势将逐渐弱化,产品的成本、技术、质量等优势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随着渠道壁垒的放开,对于一些产品优质的供应企业,正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4、材料多功能性要求日益提升,复合材料应重点关注
目前在武器装备性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材料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点特性,对材料的多功能性要求不断提升。而复合材料在多功能性材料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材料性能方面,还在于其可复合多功能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武器装备的复材应用比重有望持续提升。
5、增材制造、特种加工等材料制造新工艺迎来快速发展
在军工应用上,3D打印增材制造的应用拓展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正从以往的快速原型件向实际的轻量化、定制化零部件的批产应用发展。同时以超卓航科为首,增材制造维护和修复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外、一些新的材料特种加工工艺,如纳米技术、等离子体喷涂、熔融沉积等,随着对武器装备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也有望得到更多的应用与发展
6、高端材料的新增“民用”市场开始带来第二曲线动力
高端材料“民用”市场给企业带来第二增长动力。除去军品方面的快速增长,材料技术的成熟也给行业带来了广阔的“民用”市场,为相关领域带来第二增长动力,如碳纤维在风电、氢能储存等新能源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高温合金方面,随着技术的成熟,燃气轮机上,也有望给高温合金市场再添发展动能
低空经济为复合材料带来发展机遇。低空经济产业在2024年得到了市场充分的重视,无论是作为低空经济主导产业的无人机,还是成为低空经济重要载体的eVTOL,对机体轻质化、小型化、高性能具有较高要求,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需求迎来可广阔的市场空间。
“大飞机”国产替代市场广阔。截至2024年底,东航、国航、南航三大航司均已将C919投入商业运营,三大航司累计接收了12架C919。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除美国以外的最大的民用飞机市场,未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运输市场。大型客机机体结构价值量占比在30%-35%,未来20年市场规模在3万亿以上,其中主要是机体材料。目前C919的机体材料仍然主要来自进口,而在国产替代的环境下,国内材料供应商将充分受益于民机的广阔市场。
建议关注:
光威复材、中复神鹰、中简科技、佳力奇(碳纤维复合材料);抚顺特钢、钢研高纳、航材股份(高温合金);西部超导、宝钛股份、西部材料(钛合金);铂力特、超卓航科(增材制造);华秦科技、佳驰科技(隐身材料);北摩高科(碳碳复材)。
风险提示:
①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成本升高;
②军品降价对企业毛利率影响
③宏观经济波动,对民品业务造成冲击
④军品采购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