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2025年春季投资策略:从政策博弈到基本面突围——寻找“预期差”》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1.2025年叙事:政策积极下的三大镜像+“以我为主”
国内三大镜像深化:①从低通胀到温和通胀;②从经济低预期(盈利持续下调)到经济超预期;③从风格的极致(机会集中)到风格的分散(机会丰富)。坚定政策信心,降低斜率预期,财政的重心在“扩大内需”;货币端“宽信用”重于“宽货币”。A股进入牛市第二阶段。
海外的两个镜像斜率变化:前期对于海外“经济&政治”的两大镜像判断均已兑现,展望二季度美联储降息趋缓、地缘极化趋紧,我们认为关税仍是手段而非目的。资产价格而言,美元相对强势期仍在,美股估值或受DeepSeek引发的AI新逻辑挑战。
2.政策博弈>基本面的市场下,挖掘预期差投资机会
前期市场的一大特征是:政策博弈大于了基本面博弈。博弈政策是为了判断“盈利底”,但盈利周期的弹性越来越弱,“盈利底”即便到来,总量上的弹性也与以往不可比。盈利弹性不足+前期市场已经历过较强政策预期博弈,接下来进一步博弈政策性价比不足。挖掘基本面预期差:从ROE视角寻找基本面预期差,关注“资产周转率(收入维度)”和“销售利润率(成本维度)”:
AI+赋能:Deepseek催化应用链,真正使得“AI+赋能”成为落地的可能,关注半导体、机器人、智能驾驶及AI终端产业链。
化债缓解下的消费:一个预期差:债务压力越高的省份,社零下行幅度越显著。关注前期压制显著的消费品种的内生性复苏。
成本改善驱动:收入弹性变低后,盈利的改善对成本端就更为敏感,通过成本端视角寻找销售利润率能够改善的品种。
业绩超预期:“基本面+技术面双击”筛选超预期股票,进一步选超预期行业:超预期占比更高的行业蕴含着更强的超预期特征。
政策推动每年或将有超万亿增量资金,红利资产绝对收益地位强化但2025年有绝对收益或没有相对收益,主线为“科技+消费”。
关税迷雾暂遮眼,出海开辟新征程:基于对两大预期差的把握,建立关税扰动“行业系统性应对”体系,坚定看好出海方向。
3.行业配置“4+1”建议:①科技成长“AI+、自主可控”:AI+赋能、机器人、半导体、信创、卫星;②消费“政策+内生复苏”:服装鞋帽、汽车(包括两轮电动车)、零售、食品、美容护理;③成本改善驱动:养殖、航运港口、航空机场、饲料、电力、小金属;④出海结构性机会:关税扰动缓解下的预期差(如家电、汽车等)及小品类出海(如零食等);⑤中长期底仓:沪深300增强、央国企红利蓝筹。
5.风险提示:宏观政策超预期变动放大市场波动。全球流动性及地缘政治恶化风险。测算的定价模型基于历史数据,不能代表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