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宏观周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内宏观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过去三周(1月12日-2月3日)国内宏观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增长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十年发展规划纲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到2027年和2035年的主要目标,部署了9个方面重点任务。
基建与产业方面,近两周政策聚焦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细则、中央发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见。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其中;同时,统一规范全国汽车置换更新最高补贴限额。
货币方面,央行召开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强调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管理,指导外汇市场成员严格落实自律规范,对扰乱市场秩序、恶意误导公众等违反自律规范的行为及时采取措施。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的目标,将综合施策拓展利率政策空间。暂停在二级市场买入国债操作,能够避免影响投资者的配置需要、加剧供需矛盾和市场波动。
消费政策方面,近两周各省市大规模发放新春消费券,湖北省、湖南省发放上亿元符合春节消费场景的消费券,其他省市也纷纷发放电影、餐饮、零售等千万级别消费券。
金融监管方面,证监会、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明确2025年重点工作。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五大类中长期资金,五大举措,还包括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等优化资本市场生态的举措。证监会主席吴清撰文《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贸易相关政策聚焦美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央行和外汇局决定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75、商务部加强战略物资出口管制等。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美国将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加征10%的关税。中国外交部2月2日表示,对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行为,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将采取必要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中国商务部表示,对于美方的错误做法,中方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海外宏观政策:美联储1月政策利率“按兵不动”
海外宏观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宣誓就职并发表演讲,讨论了移民、能源开采、关税等问题。白宫于2月1日宣布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之间不变。鲍威尔称需要看到“通胀真正取得进展或劳动力市场出现一些疲软,美联储才会考虑做出调整”。欧央行宣布降息25bp,符合市场预期。欧央行政策声明表示,尽管经济仍面临阻力,但实际收入增长以及货币政策紧缩效应的逐步消退预计将逐步推动需求回升。日本央行决定把货币政策利率从0.25%提升至0.5%,加息25bp。
风险提示:国内外货币政策持续分化,国内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