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12月财政数据点评:从收入结构看财政追赶预算目标的方式

来源:开源证券 作者:何宁,沈美辰 2025-01-26 10:5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12月财政数据点评:从收入结构看财政追赶预算目标的方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92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559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74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440亿元。
一般公共财政收支提速,全年非税收入占比偏高
1、12月财政收入显著抬升,全年财政收入正增。2024年全年公共财政收入2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全年实现正增。12月财政收入单月同比增长24%,刷新2024年最大增幅。拆解12月财政收入结构,非税收入超季节性高增。12月全国税收收入13050亿元,同比增长2.7%;非税收入录得7642亿元,同比增长94%,为近十年来最高。税收结构方面,主要税种翘尾回升,企业所得税表现亮眼。12月全国增值税收入5435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有所改善,12月各类基本面指标增速有所回暖,指向实体经济稳步转暖,增值税单月增速为年内最高值。消费税收入1268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环比改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收入分别录得1345、1310亿元,同比增长9%、96%。企业所得税大幅增收,与季节性规律有一定偏离,可能的原因一是12月PPI同比降幅收窄,一定程度释放企业利润,税基在低基数下增长;二是伴随着财政“赶进度”,地方加大国有资产盘活力度(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可能加大部分国有企业所得税征缴力度。个人所得税随着收入情况边际改善。其他税种方面,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分别同比增长16%、13%。城镇土地使用税同比增长5.9%。土地增值税延续走弱,同比下滑6.3%。车辆购置税增速回升至15%。契税下滑幅度缩窄,同比下降8.3%。关税同比降幅收窄,下降10%。出口退税大幅下降,同比减少245%,主要与12月生效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有关,部分原材料等产品出口退税取消,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等产品出口退税率下调。
回顾2024年最显著的财政收入特征,即非税收入占比显著高于往年。财政部曾透露,前三季度各级政府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带动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加,共拉高非税收入增幅10.8个百分点。且财政部强调严禁征收过头税费,故四季度仍偏高的非税收入或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大力处置闲置资产,加大资源、资产盘活力度等,也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补充。
2、财政支出加快,水利仍为资金重点投入方向。12月公共财政支出39559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显著提升。支出结构看,基建类支出保持强度,社保支出降速。基建分项中水利支出仍表现最为强势,同比增长1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5.6%,交通运输类支出增速回落至2.9%。民生方面,社保就业支出同比增长2.8%,教育支出大幅提速至12%。科技类支出增速回升至24%,文体旅游支出增速小幅改善,同比增长0.3%。12月公共财政支出明显提速,2024全年财政支出达28.5万亿,同比增长3.6%,基本完成年初预算目标。
地方卖地收入显著回升,广义财政收支缺口缩窄
卖地收入边际改善,政府性基金12月回归正增长。1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19742亿元,同比增长4.9%,为2024年3月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8923亿元,同比增长4.5%。地方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16073亿元,同比增长0.7%(前值为-20%)。年末政府性基金收入顺季节性回升,由负转正的大幅改善也反映土地市场的边际暖意。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6.2万亿元,完成预算的88%。年底政府性基金收入回暖有效收窄全年政府性收入下滑幅度。
广义财政支出提速。12月政府性基金支出20440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较11月显著抬升。政府性基金累计支出增速两年来首次回归正增长,全年增长0.2%。虽一定程度上受2023年低基数影响,但专项债支出在年末仍保持强度,拉动广义财政支出提速。2024年政府性基金支出10.1万亿元,完成预算目标的84%。广义财政实际赤字约为3.9万亿。
总体来看,2024年财政总体后置,年末卖地收入企稳预示地产改善趋势较为积极。2025年广义财政赤字率有望提高,我们认为广义财政赤字的组合为一般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若扩容,可能在上半年保有一定发行强度,此外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将按节奏发行。我们推测2025年财政将更为前置。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