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事件点评:央行国债净买入,并不意味国债收益率下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4年11月29日,央行公告“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人民银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2000亿元”。
央行净买入国债,主要是基础货币投放渠道
2024年8月至今,央行已经连续4个月净买入国债7000亿,其中,8月净买入国债1000亿,9月-11月均净买入国债2000亿。
我们认为,无论是2024年8月至今央行持续国债净买入,还是MLF投放、央行降准,本质上都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方式,并不代表着央行希望国债收益率下行。
另外,美联储和日本央行买入国债期间,国债收益率同样并未下行。比如,2022年-2023年,日央行持续增持日本国债,同期日债收益率上行;2021年美联储持续增持美国国债,同期美债收益率上行。
不难发现,中央银行买卖国债基本上是一种国际惯用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并不代表央行希望收益率上行或下行,当前中国央行净买入国债类似。
“资金利率”才是央行基础货币供需的晴雨表
我们认为,央行国债净买入对债券收益率意义不大,重要的是“资金利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需要进行信贷投放,央行对应要动态去投放基础货币,保证基础货币供需大致平衡,包括MLF投放、OMO投放、央行降准、央行国债净买入等,只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方式的不同。
重要的是,央行究竟是希望基础货币处于正缺口(供给大于需求)、还是负缺口(供给小于需求)。
(1)如果央行有意宽松,通过超额投放实现基础货币正缺口,对应资金利率偏低,(2)如果央行有意紧缩,通过缩量投放实现基础货币负缺口,对应资金利率偏高。历史上看,央行可以将资金利率调控至自身认可的合意水平,换言之,资金利率本身代表了央行的态度。
比如,2020年5月央行态度宽松,DR007利率中枢1.2%左右,同期7天OMO利率2.2%;2021年1月央行态度紧缩,DR007利率中枢3.0%左右,同期7天OMO利率2.2%。
当前债市定价或已偏离“资金利率”
债市定价的锚,一方面是OMO利率,另一方面是DR利率。
如果资金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则债市定价用OMO利率或DR利率是一样的。
但是,如果资金利率显著偏离OMO利率,则债市定价的锚最终是资金利率。
对未来央行降息、资金利率、国债利率的情景假设:
1、情形一:债市收益率继续下行。该情形的条件或是,未来央行下调7天OMO利率超过20BP至低于1.3%,且下调DR007利率中枢低于1.3%(与7天OMO一样)、DR001下行至低于1%(当前1年国债收益率1%左右);
2、情形二:债市收益率将上行。除情形一之外的其他情形。
我们举例情形二的一种可能,如果OMO降息20BP至1.3%,同时DR007利率下调20BP至1.5%、DR001利率下调20BP-30BP至1.2%。在经济企稳之后,(1)10年国债,历史看10年国债收益率高于DR007区间为40BP到70BP,即10年国债收益率区间或为1.9%-2.2%;(2)1年国债,历史看仅2008年底-2009年上半年、2020年4月1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左右,但上述两次DR001利率均处于1%,2024年12月25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0.99%,如果DR001仅下调至1.2%水平,即1年国债收益率或上行至1.2%左右。
债市观点:防范债市的潜在波动
当前,降息预期和资产荒配置需求主导债市,并未出现定价资金利率偏离政策利率的现实,对资金利率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们认为,2024年5月债券市场,尽管央行调控债市,但后续降息推动债市收益率新低。但这一次,随着政策重新转向扩张性政策,或许投资者更应重视央行调控,防范债市的潜在波动。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