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12月政治局会议学习:超常规的力度与路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12月政治局会议基调积极,超市场预期,首提“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更多详细内容可关注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024年目标可以完成。会议指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指向预计2024年可以完成5%左右的经济目标任务。我们在《9月验证经济底,全年GDP或接近5%》提示,考虑9月24日货币政策、10月发改委和10月12日财政政策加码后,上调2024Q4和全年GDP增速至5.3%、5.0%。
2.基调积极,目标积极,稳住楼市股市。会议指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对应2025年总体政策基调和目标。第一,鉴于完成“十四五”规划以及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做准备,预计2025年GDP目标可能还是5%左右。第二,“稳住楼市股市”指向有望继续松地产、降准降息、利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振资本市场等。“稳楼市”应是指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城市的量价企稳。我们测算居民偿债比率已由2021Q3高点的11.8%下降至2024Q3的10.9%,居民还债压力有所减轻。但稳楼市还需进一步降低房贷利率和加大收储;“稳股市”应是指推动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向好。第三,“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重点领域风险中的化债已经安排6+4万亿置换债额度,对冲外需下滑则需要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
3.财政货币积极程度为历史少有,预计将宽财政宽货币,“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从力度和广度着手。会议指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历史首提;“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上一次是2009-2010年(2008年11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2011年至今货币政策的定调均为“稳健”。更关键的是“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为历史首提,指向政策力度将有所加大,政策工具箱也将更加丰富,从而实现“超常规”。
(1)力度层面,宽财政、宽货币有望加码。财政方面,预计2025年赤字率为4%左右,广义财政可能包括6000-10000亿补充银行资本金的特别国债、1.5-2万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两新,以及4.5万亿地方专项债支持收储、化债、项目建设等。货币方面,预计加大力度降准降息。2008年11月-2010年12月货币“适度宽松”期间,降准最大幅度共为150bp;降息最大幅度为135bp。我们判断2025年降准幅度或不少于100bps,OMO可能降息50bp,5年期LPR可能调降80-100bp。
(2)丰富完善工具箱,协同准财政、央企发挥效能;增加央行国债买卖,以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常态化。“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也意味着打好政策“组合拳”,比如财政方面,除了常规财政政策(国债和一般债),也可能更多利用特别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方式加大对银行、两重、两新、消费等领域的支持,此外协同政策性银行、央国企等力量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货币方面,可能持续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增加二级市场买卖国债、买断式回购操作等货币政策实现对流动性、利率的精准调控。此前的存款自律机制调整和即将落地的补充银行资本金,或也是为稳银行提供保障。
4.支持消费政策有望加码,也是在路径方面的“超常规”体现。一方面,会议指出“大力提振消费”,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本次则进一步强化为“大力提振”,体现了对消费的空前重视。我们维持年度报告的观点,从地产企稳利好消费、股票财富效应、完善社会保障、消费补贴加码、新型城镇化等角度来看,长期看好消费。2025年支持消费政策有望加码,在家电汽车等基础上进一步扩容扩围,甚至包含服务消费。另一方面,会议指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预计重点是生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补贴和保障,有助于提升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提升边际消费倾向。
5.持续重视科技。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指向持续重视科技,包括数字经济、新基建、自主可控等领域。
6.改革落地见效。会议指出“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三中全会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包含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当然,财税改革(特别是消费税改革)和新型城镇化也需重点关注。
总结:承接926以来的转向,本次会议预示政策进一步加大力度稳增长。在货币宽松、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预计短期股债双牛,基本面企稳后更利好权益。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超预期,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