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宏观态势:资本市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摘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作出专门部署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我们认为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新。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决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我们认为资本市场在要素分配,连通资本、产业与科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
我们认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引导资本要素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有助于支持科创型企业股权融资,优化上市条件,提高上市效率,满足科创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新国九条就提出“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竞争力,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国资国企改革等国家战略实施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随后监管层也相应推出配套政策,其中证监会先后发布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从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上市融资方面,科创板坚持“硬科技”定位,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和全国股转公司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我们认为这也成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根据iF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底,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IPO募资金额分别为110.04亿元、151.81亿元、26.69亿元,合计占比超过60%,成为IPO的主力,我们认为这也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的支持。在兼并重组方面,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包括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未盈利资产收购,以及支持“两创”板块公司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等,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我们认为科创型企业普遍面临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等问题,更需要耐心资本的支持,发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而保险、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又是非常理想的资金来源。《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将有望推动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更加合理,强化投资行为长期性和市场内在稳定性,发挥中长期资金更好的引导作用,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我们认为也有望为科创企业提供稳定、长期的资金支持。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事件恶化,国际金融形势改变,政策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