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西南证券《西南总量周周谈:市场短期回调不改上行之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西南观点
1.宏观:政策组合拳持续推出,加力重点聚焦
在9月24日央行公布了一系列重磅政策之后,截至目前为止各部委仍在密集发声,政策端依然是在持续发力,具体来看这周以来有三个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政策事件。
1)10月8日,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下行压力,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各方面都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从财政政策方面来看,要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加快支出进度,加力支持地方开展债务置换,化解债务风险,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此外,抓紧研究适当扩大专项债用于资本金的领域、规模和比例,尽快出台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的具体改革举措。并没有提出特别超预期的政策,但后续关于财政政策还有两个观察窗口,一个是10月12日,也就是这周六,财政部将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另外,10月下旬左右,还将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届时有可能会调整财政预算,今明两年赤字率仍有调整的空间,此外,超长期特别国债也有增发的可能性。另外,在提振内需方面,发改委还提到一是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二是结合“两新”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扩大,三是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四是提前下达的明年两个1000亿元投资项目清单会优先支持地下管网建设项目,相关领域可能迎来更多的政府投资。
2)10月9日,据中国央行官网,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建立联合工作组,并于近日召开工作组首次正式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前期双方在央行国债买卖方面的紧密合作,确立了工作组运行机制,并就债券市场运行情况等议题互换了意见,一致认为央行国债买卖是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加强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下一步,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加强政策协同,不断优化相关制度安排,在规范中维护债券市场平稳发展,为央行国债买卖操作提供适宜的市场环境。目前,人民银行已将国债买卖纳入到货币政策工具箱,并开始了尝试操作,此前8月和9月,央行分别净买入1000亿元和2000亿元国债,此次央行和财政部建立联合工作组讨论国债买卖,或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将成为常态化,进一步增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性,并更好地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3)10月10日,中国央行发布公告称,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这一工具是通过允许非银金融机构通过抵押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来换取高流动性资产,从而提升非银金融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而且国债、央票出售后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有助于更好地起到对资本市场的稳定作用,另外,非银金融机构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债券的同时也间接达到抑制超长期国债收益
率过快下行的目的。在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正式落地,有望为
资本市场带来千亿级增量资金,从而增强投资者信心、维护市场稳定。
建议持续关注后续财政政策落地的节奏、力度以及投向领域,然后是经济基本面的边际变化,比如房地产、消费等。
2.策略:市场短期回调不改上行之势
近期市场调整原因
1)长假效应导致的情绪集聚,节前抢筹、并且开盘一步定价到位。如果没有这个长假,没有自媒体的渲染,也许行情波动也许不会这么极端。当市场具有强烈的倾向性时,假期效应对于短期行情节奏来讲,可能意味着开盘后情绪的充分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