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经济点评:7月金融数据点评-短贷强力“去水分”

来源:开源证券 作者:何宁,沈美辰 2024-08-14 10:5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宏观经济点评:7月金融数据点评-短贷强力“去水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7708亿元,预期4561亿元,前值增加32999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亿元,预期10216亿元,前值21300亿元。
7月信贷:短贷强力“去水分”,票据融资“补空缺”
7月信贷总量增加2600亿元,同比少增859亿元,低于预期。7月本为信贷小月,预期需求双弱背景下,单月新增贷款创2009年11月以来的新低。
居民贷款净减少2100亿元,同比多减93亿元(前值少增3930亿元),自2月以来居民贷款大幅少增的趋势有所缓解。居民中长贷小幅回升,同比多增772亿元。尽管数据边际好转,7月地产销售并未见到拐点,居民提前还贷仍较集中,居民中长贷的短暂回暖或与2023年7月基数偏低有关。
企业贷款缩水,中长贷投放有待加速。企业贷款新增1300亿元,同比少增1078亿元,单月新增量是2019年12月以来新低。其中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412亿元,企业短贷同比多减1715亿元,表内票据融资新增5586亿元,同比多增1989亿元。企业中长贷持续走弱,反映信贷需求有待提振,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加快推动储备项目转化”,后续企业中长贷投放有望加速。7月表内票据融资增量为历史高点,反映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情况下银行加大票据承兑为贷款冲量。
本月居民和企业短贷表现显著偏弱。企业短贷增量创有史以来新低,单月净减少5500亿元。居民短贷减少2156亿元,同比多减821亿元。若对比实体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占新增信贷的比重,7月居民+企业短贷占比为历史最低,反映短期贷款对信贷的拖累较为严重。究其原因,居民端或表征消费需求走弱,但由于近期居民贷款中经营性贷款占比逐渐提升,也不排除消费和个体经营性需求双走弱的局面。企业短贷创历史新低或与央行整治资金空转、“去水分”有关。央行在3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曾强调“将继续密切关注企业贷款转存和转借等情况,配合相关部门,完善管理考核机制”。企业资金套利和空转主要表现为企业用低息贷款购买理财、存银行定期套利、转贷给其他企业等。4月以来禁止“手工补息”,严监管效果不断显现,企业借短贷存入高息“补息”存款的链条被阻断,或是4月以来企业短贷显著走弱的主因。
7月社融:剔除财政因素的社融增速同比持平
7月社融增加7708亿元,同比多增2342亿元,环比边际回暖。社融存量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到8.2%,但剔除政府债券的社融增速仍为6.7%。结构上看,政府债券延续多增,与企业债券和非标融资共同支撑社融。7月新增政府债券6911亿元,同比多增2802亿元。国债发行拉动政府债券净融资额增长。7月国债净融资额达到4310亿元,而专项债净融资规模仅为99亿。社融口径人民币信贷减少767亿元,同比少增1131亿元。表外融资方面,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少减888亿元、委托贷款同比多增338亿元。企业债券新增2028亿元,同比多增738亿元,或与2023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关。
广义货币:M1继续探底,M2增速小幅回升
M1增速下降1.6个百分点至-6.6%,继续创历史新低。M2增速回升0.1个百分点至6.3%。存款结构方面,居民和非银存款多增,企业存款持续流出。居民存款同比少减4793亿元,企业存款同比多减2500亿元,或反映居民向企业存款的转移减少。非银存款同比多增3370亿元,存款尤其是企业存款向理财的转移仍在继续。财政存款同比少增2625亿元,反映7月财政发力力度有所提升。
M1降幅扩大,意味着禁止手工补息和强监管的影响仍在释放,金融数据挤水分是分项数据触发“历史时刻”的部分因素。监管效应将逐渐弱化,但信用紧缩的核心仍是地产销售、居民预期、企业需求均较弱。央行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克制的宽松”信号,外部制约减弱后降准降息仍有可能;但央行或许更注重调控模式转型,畅通货币传导途径。我们认为,相比温和的货币宽松,解决经济结构性问题或更加重要,例如加大财政政策配合,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加快推动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多重举措下才能改善居民和企业预期,金融支持实体的效率。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经济超预期下行。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