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宏观点评:企业闲置资金购债规模有多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企业闲置资金购债行为如何演绎?近年来在经济温和复苏背景下,多数企业资本开支相对谨慎,设备、厂房等投资意愿相对较低。为了充分使用资金获取收益,企业开始将更多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投资领域涉及存款,理财、基金等产品。而在当前存款、大额存单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债券类产品对上市公司的吸引力逐步上升,尤其是收益和风险相对稳健的利率债产品。因此后续企业有多少闲置资金规模流向债市,又有多少资金通过基金渠道流向利率债市场?我们的测算或将对基金公司等机构未来战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经济温和复苏下企业资本开支相对谨慎,企业闲置资金何去何从?—近年来上市公司闲置资金金融投资规模持续上升
经济温和修复下,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相对谨慎,实物投资意愿不足。2023年以来,中国经济整体处于温和复苏过程中,内生经济动能不足仍是当前制约经济增长的核心矛盾。而出于对未来经济增长的观望,企业当前整体资本开支意愿欠佳。微观调查指标如长江商学院企业投资前瞻指数、中小企业信心指数等均持续处于低迷状态,显示企业对固定资产、厂房建设等长期投资保持相对谨慎态度,同时,企业融资需求不高,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也“不温不火”,处于季节性低位。在此背景下,企业资金一定程度上处于闲置状态。
为充分利用资金获取收益,企业闲置资金更多进行金融产品的投资。根据同花顺数据,近年来参与认购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资金规模也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3万亿左右。在实物资本开支意愿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更多上市公司使用闲置资金参与金融产品投资,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获取额外收益。而从企业认购的产品类型来看,理财产品占有较高比例,近年来均在90%左右,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对信托、基金、证券相关产品等也均有投资。
出于保本考虑,企业投资的资金更多流向存款,债券等风险较低的资产类型。以企业投资占比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为例,其资产流向主要以固收类为主,2023年其投向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的占比分别为45.3%、26.7%和11.3%,债券中利率债占总投资资产的3.20%,其余资产占比相对较小,这体现出企业金融产品投资的谨慎性。
后续企业闲置资金委托理财行为如何演绎?—债券市场吸引力提升,企业对债券类金融产品尤其是利率债购置意愿上升
受金融“挤水分”、禁止“手工补息”等影响,企业存款“搬家”现象持续演绎,企业投向理财、基金等产品的资金规模或将继续上升。4月以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倡议文件,要求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这也就意味着过往银行通过“手工补息”进行高息揽储的行为受到禁止,部分企业违规获得的高息存款也不复存在。在此背景下,企业存款陆续“搬家”,5、6月新增企业存款明显低于历史同期,开始逐步向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货币、债券基金等转移。
低利率时代,债券类资产尤其是利率债对企业投资价值相对提升。今年以来为缓解银行息差压力,银行存款包括大额存单利率持续调降,中长期大额存单逐步暂停发售,随着高利率存款产品的到期,为获取稳定收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需要寻找更多高息“平替”产品。那么,在当前债牛背景下,债券类金融产品便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相对于货币基金、货币类理财产品来说其业绩表现相对更好,同时风险可控,投资价值更高。
而债券产品中,虽然信用债产品收益更高,但也伴随较高的风险,企业出于保证资金安全的考虑下,可能更多增加对利率债相关产品的投资,通过基金、理财产品将资金投向利率债市场获取收益。
那么,企业流向利率债的闲置资金规模有多少?其中通过基金渠道流入的资金空间多大?
我们大致测算了后续企业闲置资金投资金融产品的规模,由于未来经济恢复的程度以及企业资本开支意愿的修复力度可能对企业闲置资金理财规模产生明显影响,故我们考虑悲观、中性和乐观三种情形下企业闲置资金进行金融产品投资的整体规模。其中:
1)悲观:经济增长快速改善,企业资本开支意愿回温,闲置资金金融投资规模下降;
2)中性:经济维持现状温和修复,企业闲置资金金融投资规模温和上升;
3)乐观:经济增长大幅低于预期,企业资本开支意愿低迷,金融产品投资规模快速上升。
在此基础上,我们测算了企业金融产品投资中流向利率债市场的资金规模,2024年,2025年分别大约维持在1362亿元、1912亿元。此外,由于当前企业多通过理财市场进行投资,而通过基金市场投资的比例相对较小,故我们假设企业通过基金渠道投资利率债的占比分别在10%、20%和30%的条件下,基金市场可能新增的资金空间。以30%条件为例,中性假设下,2024、2025年企业通过基金渠道流向利率债市场的规模大约达到409亿元、574亿元。
综上,在债市持续走牛、市场风险偏好下行的背景下,债券基金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追捧。而当前企业资本开支意愿低迷,或将更多资金投入债券市场,鉴于企业未来新增资金规模较大,基金公司未来可增加债券基金发行,围绕更多利率债、“固收+”产品布局,吸引更多企业闲置资金流入。但同时,也要谨防经济恢复带来债券利率快速回升的风险。
风险提示:经济预期变化、政策调整等造成债市出现回调风险;测算假设可能存在偏差,导致测算结果与实际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