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宏观周报:地产需求端政策延续放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内宏观政策: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近两周(6月2日-6月16日)国内宏观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基调方面,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基建与产业方面,政策聚焦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水泥、钢铁、炼油、合成氨行业发布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发布;自然资源部发布文件进一步加强规划土地政策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工作。
民企支持方面,6月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和科技型企业项目融资现场会。会议强调,要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货币政策方面,针对最新的金融数据,《金融时报》发表评论文章表示,金融存量数据变化不宜以同比多增方式来衡量。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的政策调控方向会更加注重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低效贷款收回来投放到新动能领域,在信贷结构有增有减等方面见到实效,更好适配高质量发展。在《如何理解M1增速变化?》文章中,《金融时报》表示,业内人士认为,上半年,在金融业“挤水分”、财政发力较慢等因素综合影响下,M1增速下行,这一现象并非企业预期偏弱单一因素影响。更深层面来看,M1统计口径不包含居民活期存款,使得M1对企业活期存款变动尤为敏感。
地产政策方面,各地需求端继续放松,以二三线城市、省会城市为主。政策主要涉及取消利率下限、降低贷款利率、降首付比例、房票安置、以旧换新购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等。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
贸易政策方面,近两周政策聚焦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欧盟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国务院总理访问新西兰等。欧盟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其中,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对其它制造商将征收21%的关税。欧盟委员会称如果与中方的讨论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临时关税将从7月4日起引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欧方裁决披露中的认定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
金融监管方面,近两周政策聚焦近两周政策聚焦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采取限制,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等。
海外宏观政策:美联储对降息时点的确定仍缺乏信心
过去两周,海外宏观政策主要关注美联储6月FOMC会议、欧央行开始降息、沙特拒续签石油美元协议等。
6月7日,欧央行正式开启降息周期。欧央行表示,不对任何特定利率路径做预先承诺。欧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不能说正在进入降息阶段,通胀仍然居高不下,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才能降至目标水平。
而美联储6月FOMC会议宣布利率保持不变。发布会上,鲍威尔整体表态中性,但从点阵图及其对5月CPI数据的表态来看,当前对于降息时点的确定仍然缺乏信心。
风险提示:国内外货币政策持续分化,国内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