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国防军工行业深度报告:火箭回收开启航天新篇章,液体火箭引领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运载火箭是实现航天飞行的核心载体:火箭通过发动机喷射工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进,主要分为运载火箭和探空火箭两种。运载火箭能将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通常由单级或多级组成,每级包含箭体结构、推进系统等关键部件。起源于军用,现代运载火箭正向商业化和军民融合转型。关键技术指标包括运载能力、入轨精度、可靠性和发射成本。火箭结构设计、能源供应和技术水平共同决定了这些指标。多级串联是主流结构形式,各级火箭通过分离推进有效载荷。化学火箭是主要动力来源,液体火箭因其推力大、可控性高在航天领域占主导地位,而固体火箭则以其简单、成本低在小卫星和军事领域广泛应用。
液体火箭技术以其高效、可回收的发动机设计,成为商业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液火发动机作为火箭的“心脏”,由推力室、涡轮泵等复杂组件构成,其研制关键在于推力室的燃烧稳定性和涡轮泵的高效率。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机理涉及推进剂的化学能转化为推力,其性能参数包括推力、比冲和混合比,直接影响火箭的运载能力和效率。通过优化推进剂选择、循环方式、以及应用先进技术如3D打印和动态密封,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创新的喷注器设计和冷却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的推力和适应性,而箭体结构和控制系统的优化则确保了火箭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回收火箭技术是航天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对降低发射成本具有关键作用:火箭发动机作为成本的主要部分,其重复使用技术尤为重要。在一次性火箭中,发动机成本占比高达54.3%,而其他硬件设备成本相对较低。通过实现火箭的可回收性,可以显著提高硬件设备的使用效率,将高昂的硬件成本分摊到更多的发射次数上,从而降低单次发射成本。火箭的可回收性要求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发动机推力的灵活调节、精确的制导控制、优化的气动外形、高效的热防护以及快速的检测与维护流程。这些技术集成应用,为火箭的可复用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尽管目前完全重复使用火箭的技术与经济限制尚存在,但业界通过先实现一级火箭的重复使用,为未来的技术进步和成本进一步降低奠定了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预计未来火箭的单次发射成本将实现更大幅度的降低。
投资建议:我国航天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星座的建设、大运力低成本趋势正引领商业航天开启新时代。我国航天产业快速发展也对我国火箭发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低成本、大运力已成为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建议关注以下标的:上游原材料及元器件:斯瑞新材、宝钛股份、钢研高纳、中航高科、铂力特、华曙高科、航天电子、航天电器、高华科技。测试:西测测试、苏试试验、思科瑞。
风险提示:1)火箭研制进度不及预期;2)资金支持不及预期;3)地面设施和运营服务建设不及预期;4)我国商业航天发展速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