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经济点评:人民币信贷低增的正反面

来源:开源证券 作者:何宁,沈美辰 2024-04-14 09:4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宏观经济点评:人民币信贷低增的正反面》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9万亿元,前值1.5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3.09万亿元,前值1.45万亿元。
人民币信贷:总量结构走弱,信贷节奏更趋均衡
3月信贷总量增加30900亿元,同比少增8000亿元,居民和企业端贷款均同比少增。
居民新增贷款弱于季节性。3月居民贷款同比少增3041亿元。居民中长贷同比少增1832亿元、短贷同比少增1186亿。楼市销售低迷拖累居民中长期借贷意愿。企业贷款同比少增,但强于季节性。企业贷款同比少增3600亿元。企业中长贷、短贷分别同比少增4700、1015亿元。首先,化债背景下部分省市基建增量贷款或弱于2023年。其次,2023年企业信贷基数较高,与过去5年均值相比,3月企业贷款多增3608亿元。2024年以来,企业信贷弱于2023但强于季节性的特点较为明显,或指向2024年监管指导信贷通过优化结构和投向提高效率。
人民币信贷低增的正反面:积极方面在于,企业端信贷投放还能够满足实体需求。一则,信贷总量扩张放缓或是信贷均衡节奏的结果,当前企业信贷更像是2023年高速增长后的回调,回归2023年前的趋势增速。二则,金融资源逐渐向重点领域倾斜,新一轮设备更新将运用再贷款等拉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但另一方面,地产深度调整带来的居民信贷收缩短期或难改善。居民加杠杆意愿的回升或需要其他综合性宏观政策的配合。
社融:二季度政府债券或支撑社融增长
3月社融新增4.87万亿元,同比少增5142亿元,社融存量增速下降0.3个百分点至8.7%。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是社融的主要拖累项;二季度政府债券或支撑社融增长。3月政府债券新增4642亿元,同比少增1373亿元。一季度政府债券发行节奏较缓,主要是地方政府债供给偏低。地方债方面,为满足基建项目需要,预计二季度开始专项债将发行将边际加速;而一般债或为了超长期国债的发行进行腾挪,预计净融资额或低于季节性水平。国债方面,历史上发行万亿特别国债(2020年6月;2023年11月)前,财政部倾向于加大国债供给(2020年5月;2023年9月),主要为避免集中发行做腾挪窗口。2024年1-2月国债发行高于季节性,或是为后续超长债进行腾挪,预计超长债发行更多集中在二季度。若假设普通国债发行略低于季节性,超长期特别国债在二季度集中发行,则二季度国债净融资额或在1万亿左右,对社融将形成支撑。企业债券方面,3月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1251亿元,反映直接融资有所回升。
M1、M2增速下探,宽信用仍需宽货币
M1增速下降0.1个百分点至1.1%、M2增速下降0.4个百分点至8.3%。居民存款高增长环比放缓,企业存款同比少增,财政支出力度温和。3月居民存款增加28300亿元,同比少增774亿元。居民存款高增长环比放缓。企业存款增长20725亿元,同比少增5330亿元。非银存款减少1500亿元,同比少增4550亿元。理财规模下降或导致非银存款降低。财政存款同比小幅少减,3月财政支出力度较温和。
M1增速下行验证企业经营活跃度仍在磨底,与反映实体需求的居民中长贷、企业短贷等同时走弱。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重大项目万亿国债尚待落地,实际需求回升还需时间。M2走低反映信贷、政府净支出等对广义货币派生较弱,分项看居民和企业存款增长均放缓。
一季度金融数据表现平平,信用端扩张受地产、部分地区化债等因素制约,以及监管有意控制节奏均衡;社融增速承压还有政府债发行偏慢的影响。向后看,预计影响因素将逐步转向,随着政策落地时滞缩小,万亿国债即将启动发行、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消费以旧换新的货币财政支持启动,融资需求有望进一步稳固。货币政策方面,宽财政、宽信用仍需宽货币配合,我们认为二季度降准释放流动性的概率较高。而在央行“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和汇率的掣肘下,下调政策利率的可能性相对减弱。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经济超预期下行。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