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中小盘周报:产品力提升叠加供应链优势,汽车出海步伐加快,新增推荐沪光股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周市场表现及要闻:中共中央、国务院:2027年目标新能源车占比45%市场表现:本周(指1月8日至1月12日,下同)上证综指收于2882点,下跌1.61%;深证成指收于8996点,下跌1.32%;创业板指收于1761点,下跌0.81%。大小盘风格方面,本周大盘指数下跌1.36%,小盘指数下跌1.72%。2023年以来大盘指数累计下跌16.30%,小盘指数累计下跌8.99%,小盘/大盘比值为1.39。三只松鼠、佩蒂股份、沪光股份本周涨幅居前。
本周要闻:中集集团交付首艘7000车位汽车运输船,系比亚迪“出海舰队”的首条船,加速比亚迪欧洲出海进程,同时也是首艘由国内船厂建造、专用于国产汽车出口的运输船;长城汽车东盟地区首个全散件组装项目启动,组装生成电车、SUV等;比亚迪晒出无人代客泊车演示视频,支持礼让行人、直角弯会车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车占比力争达45%;乘联会崔东树: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522万台、1016亿美元,均世界第一。
本周重大事项:1月9日,海信家电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其业绩指标:以2022年为基数,2024、2025、2026年目标净利润增长率122%、155%、194%。
本周专题:产品力提升叠加供应链优势,我国汽车出海步入快车道
在电动智能化趋势下产品力持续提升以及供应链完整带来成本及安全优势的背景下,我国汽车出海业务持续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出海业务的发展有利于缓解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加剧的矛盾,并推动汽车行业品牌向上。
回顾中国汽车行业出海的历程,多数整车厂、零部件企业都走过从产品直接出口到建立本土化生产、销售、研发、供应链体系的过程。产品直接出口在发展初期能快速切入目标市场,而建立本土化供应链体系能更好地了解目标市场需求、绕过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运输成本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车厂选择合资建厂、收并购,比如上汽收购MG和MAXUS,吉利收购沃尔沃、宝腾、戴姆勒等,也有部分企业的一些海外生产基地选择自建。当然,经过多年的探索,整车厂已形成自身的出海策略,比如比亚迪采取“先B再C”的出海思路、奇瑞打造“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路线,长安、宇通客车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长城坚持“生态出海”。零部件企业方面,部分企业选择跟随特斯拉产能布局在墨西哥等地建设生产基地,而随着本土车厂及零部件企业日益成熟,会有更多零部件企业建设海外生产基地,以更好地服务全球汽车产业。
重点推荐主题和个股
智能汽车主题(华测导航、长光华芯、经纬恒润-W、炬光科技、中科创达、美格智能、均胜电子、华阳集团、北京君正、晶晨股份、联创电子、德赛西威、瀚川智能、源杰科技、沪光股份);高端制造主题(凌云光、观典防务、杭可科技、奥普特、埃斯顿、矩子科技、青鸟消防、莱特光电、国晟科技、台华新材、奥来德、日联科技);休闲零食主题(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盐津铺子);宠物和早餐主题(佩蒂股份、巴比食品)。
风险提示:乘用车销量、新能源车渗透率、智驾技术发展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