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点评:三个视角下的社融回顾与展望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陶川,邵翔 2024-01-14 10:5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宏观点评:三个视角下的社融回顾与展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3年社融发力不小:随着12月金融数据的出炉,2023全年人民币贷款最终增加22.75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2023全年社融增加35.59万亿元,同比多增3.41万亿元;但同时2023CPI年增速录得2009年以来最低,货币投放与实体经济存在“温差”。缘何如此?效率问题仍是最大掣肘。结构上看,企业部门依旧在逆周期发力,而居民部门似乎仍处疫后“疤痕效应”。节奏上看,有10万亿的信贷“开门红”,也有7月新增信贷总量创新低。资金传导上看,2016年以来最高的M2月同比以及历史低位的M1月同比在2023年内同时出现。我们通过以上三个视角,回顾2023,展望2024:
回顾2023:①35.6万亿的社融增量,前半年靠企业支撑,后半年靠财政发力。对公长贷在2023年初继续扮演逆周期稳增长的角色,这一点与2008年及2015年类似。但企业逆势加杠杆也存在限度,进入2023三季度经济动能放缓且实体融资需求偏弱,财政开始发力引导政府债放量支撑社融总量。
防疫放开,但居民贷款维持弱势。2023年在消费场景放开、地产销售政策松绑等负面因素边际消退下,单月新增居民贷款重演了2022年的两度转负,住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在7%水平磨底,按揭早偿现象一度升温。其背后地产下行无疑仍是最主要拖累因素,同时收入预期不稳,导致了居民延续“持币观望”。
②节奏上,信贷一季度冲量显著,下半年呈现“透支”。2023年新增人民币信贷投放最终定格在22.75万亿,其中一季度“天量”投放10.6万亿元,占全年比重高达46%,后续在逆周期政策下走出“大小月”特征,季末冲量与季初回落幅度加大,7月新增信贷更是录得历史低值。年中政治局会议后信贷前置透支现象逐步显现,叠加信贷平稳诉求,投放节奏逐步收敛至历史均值。
③宽信用渠道不畅,资金空转现象持续。信贷冲量,而居民及企业倾向于观望,结果就是导致M2-M1增速“剪刀差”走阔,2023年M1同比呈现连续下行趋势,资金淤积在银行负债端,未投入生产及消费,信贷资金效率下降,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
展望2024年,基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我们认为资金效率可能比总量增长更加重要,内需依然是经济复苏的主导,基建与制造业投资大于地产,财政撬动大于信贷冲量,这意味着怎样的2024年社融增量与结构?
政策表述来看,信贷“开门红”有所弱化,但社融增长诉求不减。信贷方面,2023年11月央行召开的金融座谈会强调开年信贷稳定,四季度央行例会提出引导信贷均衡投放。而社融方面,2024年央行工作会议出现新表述“确保社会融资规模全年可持续较快增长”,2023年12月中财办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是明确“把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排在货币供应量前面,因为这一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紧密”。
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对货币供应做出新的指引——将增长“锚点”从名义GDP增速调整至实际经济增长+价格预期目标。考虑到2023及2024年通胀水平可能处于2009年以来的低点,新指引其实是调高了货币供应增速要求,从近十年的匹配度来看,“实际GDP增速目标(预计5%)+CPI增速目标(预计3%)+2%”是社融增速一个较好的指引值。
第一,这意味着总量上,2024年社融存量需要保持9.5%-10%水平增速以稳固经济复苏,对应至少36万亿水平的新增社融规模。
第二,结构上信贷冲量的空间转交至政府债,我们预计2024全年信贷新增23.7万亿,信贷余额增速降至9.6%(较2023年减少1pct)。
政府债方面,我们预计地方专项债边际发力,2024年新增3.9万亿;若社融内企业债、表外融资等分项占比符合近三年均值水平,意味着国债与地方一般债净融资需达到6.0万亿水平(较2023年多出0.4万亿),可能正是2024年财政加力提效的“题中之义”。
第三,资金提升效能的诉求下,“五篇大文章”是重点。十四五期间,绿色贷款与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比例逐年攀升,在提高乘数效应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诉求下,预计年初投向工业、地产的贷款增速延续分化走势。同时,PSL资金已在2023年末落地,类财政工具支持“三大工程”也是今年稳增长的一大主线。
回到12月金融数据方面,信贷投放延续总量与结构偏弱特点。12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1700亿元,同比少增2300亿元。对公长贷新增8612亿元,虽延续7月以来的同比少增,但依旧是逆周期投放主力,12月建筑业PMI走高反映出年末PSL资金投放对12月企业中长贷存在支撑。零售贷款投放依旧偏弱,12月楼市交易温和运行下居民中长贷同比少增403亿元;冬季出行消费需求增量有限,居民短贷低于2019及2020年水平。
政府债继续支撑社融同比扩张。12月社融新增19400亿元,同比多增6342亿元,其中政府债同比多增6470亿元基本覆盖了全部增量;企业债负向净融资同比收窄;表外融资压降幅度减弱,委托及信托总同比多增1170亿元。
风险提示:政策出台节奏及项目落地放缓导致经济复苏偏慢;海外经济加速进入衰退,导致出口超预期萎缩;一季度信贷投放量超预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吴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