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点评:如何理解年末PSL重启?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陶川,邵翔 2024-01-03 09:3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宏观点评:如何理解年末PSL重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PSL时隔近一年再次重启,释放了哪些政策信号?2023年12月,三家政策性银行新增补充贷款3500亿元,PSL余额增至3.25万亿元,为2023年2月以来首次净新增。我们认为当下消费的弹性并不足以对冲仍寻企稳的地产和开始放缓的基建,在2024年财政发力路径不定与提高资金效益诉求的背景下,PSL重启能够接续此前增发国债的稳增长力度,用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来弥补市场出清带来的缺口,支撑年初经济“开门红”的成色。
如何理解当下PSL重启隐含的政策取向?
“效率”是当下政策的重要考量。2023年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提“以债务拉动经济增长的效能降低”;2023年四季度央行例会强调“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提高乘数效应”,均反映决策部门已经注意到债务周期与需求撬动问题。
财政“观望”下的政策发力统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4年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或意味着明年赤字率上调并非板上钉钉。但去年四季度以来经济数据波动反复,地产投资持续面临压力,复苏动能尚需增量政策与资金支撑。近期商业银行净息差逼仄且微观主体活力不足限制了传统资金投放的作用,统筹评估后“稳增长”政策聚焦于结构性工具。
在此背景下,PSL的类财政及货币投放双属性往往“事半功倍”:央行作为“债权人”投放低成本、长周期、强针对的资金撬动需求,且对利率与汇率内外平衡的影响更小,一方面保持宽货币对稳增长的支撑,另一方面避免资金的低效使用。
参考棚改经验,十三五期间棚改完成投资额约7万亿元,期间PSL合计投放约2.6万亿元,PSL拉动投资的杠杆效应约为1:3,结合近期央行频繁提及“优化资金结构”“提高使用效率”,不难看出当下PSL工具重启以提高投资“乘数效应”的诉求。
那么本轮PSL将如何操作?对信贷与货币政策影响几何?
以史为鉴,2015年及2022年启用PSL工具均是为了扭转地产预期、支撑投资增速、稳定信用扩张:2015年政策以棚改为抓手,PSL为工具,快速有效推动了地产库存去化以及土地财政收入;信贷方面,地产开工上行与居民购房预期扭转支撑企业及居民中长期贷款反弹;货币政策在该轮PSL投放初期维持宽松态势,2014年末至2016年初央行四次降准六次降息。
2022年疫情扰动加剧及地产下行影响财政收入,PSL为基建补充“弹药”。2022年四季度货政报告中表明PSL投放用于“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基础设施重点领域设立金融工具并提供信贷支持”。2022年年末基建投资与建筑业PMI接连反弹,防止了2022年四季度经济踏空。信贷方面,对公长贷明显改善,2022年9-11月当月新增值连续录得近五年(2019-2023)最高,但地产承压态势缓解有限,居民信贷增量偏弱运行。货币政策延续宽松,PSL投放周期前后各有一次降息降准(2022年8月降息,12月降准)。
回到当下,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取向与2023年12月建筑业PMI走高,本次PSL操作大概率将为“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保障房与城改新项目落地开工,巩固今年一季度经济回升态势。
PSL落地后企业中长贷预计上行支撑2023年信贷平稳收官,而对2024年信贷“开门红”的影响需关注本轮投放后续规模。货币政策方面,PSL操作有投放基础货币的效果,且近期跨年资金面整体维持宽松,降准的期待或许不高,但存款利率调降落地叠加制造业PMI等宏观数据波动,央行MLF降息的时点可能前置到今年一季度。
风险提示:政策出台节奏及项目落地放缓导致经济复苏偏慢;海外经济体提前显著进入衰退,国内出口超预期萎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吴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