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宏观点评:四季度央行例会如何为年初货币政策定调?》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央行四季度例会整体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对比二、三季度来看,央行对货币结构性调整的重视更高。考虑到近期存款利率调节与汇率回升打开了宽松空间,我们认为央行或将明年降息降准的使用时点部分前置到一季度。
关注例会中的两个新表述“均衡投放”与“乘数效应”:
信贷首提“均衡投放”。相对三季度,本次例会表述删去了“节奏平稳”,新增“均衡投放”。一是反映投放阶段切换,年末的重点是在今年靠前发力“透支”的背景下保持总量适度与单月平稳,观察10月、11月信贷投放节奏并未出现今年年中的“大小月”振幅过大特征,12月新增信贷料将延续平稳趋势;二是意在为明年定调,明年一季度的信贷“开门红”或有所减弱,调节部分额度至年中投放。
罕见提及“乘数效应”。央行四季度例会在投资方面少见地新增“提高乘数效应”表述,但这并非政府层面的首次提及:
在2019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重点工作明确“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
2015年9月召开的国常会强调“中央财政通过整合资金出资150亿元,创新机制发挥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
今年4月,经济日报刊文《更好发挥政策“乘数效应”》,其中提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等,既要聚焦重点,也要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更好发挥政策的‘乘数效应’”。
因此站在央行角度,我们理解“乘数效应”意在金融资源的精准有效:地产及传统工业长期占有更多贷款资金,但拉动经济的效能逐渐下降,“乘数效应”下滑,资金需要新投向以扭转趋势。
而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部署了提高“乘数效应”的领域,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方法上,现有资金需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同时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与已经出台的财政、产业政策协调配合,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
地产“三大工程”的表述顺序调整。保障性住房建设前提至首位,城中村改造降至第三,顺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变化。结合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保障房作为新模式的一环或领先部署,响应“先立后破”。
我们在此前的报告《2024展望:5%还需多大政策加力?》中测算2024年地产相对经济增长5%的目标还有8000亿水平的缺口,保障房建设作为增量手段可能需要年初专项债提前批,或重启PSL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开工投资力度以助地产企稳。
本次例会其余表述基本延续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内容:金融供给侧改革方面注重高质量服务实体“五篇文章”,对支持民企发展的表述增多。
风险提示:政策定力超预期;出口超预期萎缩;信贷投放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