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见微知著系列之六十四:基建投资,2024年或如何发力?

来源:国金证券 作者:赵伟,张云杰 2023-12-21 17:4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见微知著系列之六十四:基建投资,2024年或如何发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今年以来,基建落地有何进展、新老动能如何演化?展望2024年,基建投资如何发力、哪些领域能挑起“大梁”?
一问:基建落地的最新进展?项目和资金掣肘下,投资增速回落、实物工作量滞后
2023年重大项目计划投资额高于2022年;但受项目准备不足等影响,实际批复投资额有所下降。以23个主要省市为样本,2023年重大项目计划投资额较去年增长13.6%。但受项目准备不足、难开工、进展慢等问题掣肘,1-11月发改委审批项目投资额同比下降约11.8%,各地月均重大项目开工投资额4.2万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7万亿元。
财政“蓄力”状态下,资金到位速度放慢,下半年来基建投资增速回落。2023年1-11月,广义财政支出增速-0.5%,明显低于年初预算的5.9%;其中基建相关公共财政支出在2022H2-2023H1连续负增,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也慢于去年同期。受此影响,今年下半年基建投资月均增速降至5.8%左右,明显低于上半年的10.1%。
项目准备不足和资金到位偏慢的问题,导致实物工作量的落地较为滞后。对应于投资增速回落,今年以来基建订单也呈现下滑迹象。1-11月,基建订单同比8%、较去年末下降7个百分点,5月以来建筑业PMI新订单指数基本处于荣枯线下方。基建投资与实际落地之间仍存分化,11月沥青开工率仅36.7%、处于23%的历史较低分位。
二问:基建投资的侧重领域?电力热力和铁路投资表现亮眼,公共设施投资明显回落
宽口径下,电燃水和交运仓储投资表现亮眼,水利环境投资明显下降。2023年1-11月,电燃水、交运仓储、水利环境投资增速分别为24.4%、10.8%、-1.1%。细分领域中,电力热力、铁路投资明显扩张,增速分别较2022年提升4.2、19.7个百分点至28.5%、21.5%。公共设施在基建投资中占比最高、约33%,但增速降幅较大、明显拖累水利环境投资。电力热力投资保持高增,“新能源”、“新基建”等贡献较大。电力热力行业中,电力的生产供应与特高压、充电桩、新能源基础设施等密切相关。2023年1-10月,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在新能源带动下明显扩张,新能源、传统能源投资增速分别为56.1%、10.7%。2023年以来光伏发电并网量也有明显上升,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45.1%。
铁路投资显著增长,与“十四五”项目加快建设有关。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下,今年计划投产高铁新线里程显著增长,计划完成铁路固定资产投资7600亿元、同比增长7%。按照规划目标,预计2025年全国铁路、高铁营业里程分别达16.5、5万公里,对应未来两年铁路、高铁年均投产新线里程分别为3550、2750公里,仍将为铁路投资提供有力支撑。公共设施投资回落,主要受专项债、卫生健康支出退坡等影响。2023年,新增专项债限额及投向市政产业园比例均有下滑。2022年,公共财政卫生健康支出同比17.8%,与防疫支出增加等有关,相关资金多用于方舱医院、隔离点建设等,属于公共卫生基建范畴。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2023年前11月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大幅回落至1.4%。
三问:基建投资,2024年或如何发力?“十四五”项目或加快建设,“新动能”有望持续增长
水利投资或在中央新增国债支持下明显增长,近期首批项目清单已落地。2023年1-11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万亿元、同比增长8.5%,完成投资为历史最多、已提前实现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的全年目标。“十四五”重点工程持续推进的基础上,近期万亿国债首批资金预算2379亿元下达,有望对水利投资形成明显拉动。
加快“十四五”项目建设或成推进实物工作量落地的关键,交通投资等仍有较强后劲。传统基建投资中,交通投资占比接近30%,是重要增长点。交通领域的“十四五”重大项目较多,还包含大量“新基建”工程。参考各地规划,“十四五”交通投资规划增长32%,对应交通投资未来两年平均增速可达10%以上,仍有较强后劲。
政策重点扶持下,“新能源”、“新基建”等投资仍有增长空间。2023年1-9月,我国新能源车桩比2.4:1,距离“2025年车桩比2:1、2030年1:1”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此外,今年以来政策对于“新能源、新基建”的支持力度仍在加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产业升级、“数据要素”行动计划提出20%增速目标,未来相关领域投资或将保持快速增长。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金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