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11月经济数据:经济回升中的三个结构分化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陶川,邵翔 2023-12-15 20:1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11月经济数据:经济回升中的三个结构分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1月经济延续回升态势印证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但也要关注复苏结构中存在的三点短期结构分化,尽管制造业和服务PMI都往下了,但是工业生产和服务消费继续反弹,尽管PPI继续走弱,但是工业增加值却在加速。这反映出当前经济的两大特点——生产端“以价换量”,消费端呈现新趋势。在内外需求回升偏缓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倾向于采取降本提效、保持市场份额的策略;而在居民预期波动的情况下,更多地选择“即时性”和“性价比”的支出。
分化一:工业产量涨了,价格没涨。11月工业增加值无论从同比还是环比上都是改善的——同比增速6.6%,好于市场预期的5.7%;环比增速0.87%,为近10年同期最快。不过,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价格上的疲软,11月PPI环比转跌(-0.3%),同比增速回落至-3%。从细节上我们看出当前经济的两个特点:低价保量运行,以及部分高耗能产业的复苏带来电力企业的快速增长。
低价保量运行。这一点我们从今年出口的量价表现得到印证,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出口数量已经同比转正,但是出口价格仍在同比创年内新低。同样,第三季度以来以化工和黑色为代表的部分行业产出同比上开始加速,也使得发电量提速、快于整体工业生产,我们看到11月工业加速中供电供气行业贡献最大。
分化二:工业增加值与制造业PMI“一升一降”。与制造业PMI连续两月的降温不同,11月工业增加值反而已连续两个月呈现上升趋势,这自然就给11月工业制造业的运行情况“蒙上一层迷雾”。其实今年以来工业端一直就显现出“生产好于需求”的复苏格局——生产商采购意愿有限,但原有订单的交付仍在继续推进,整体生产仍在扩张,这也就解释了工业增加值表现相对较好的原因。当然,除此之外,制造业以价换量,降价去库存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终端需求放缓对于生产端的影响。
分化三:服务PMI回落VS服务消费保持韧性。地产景气及价格预期回升偏缓限制了大额、长期性支出,但与地产相比更加“即时性”的消费正在互补上升:9月是汽车,10月是旅游,11月可能是餐饮和演唱会。近期成都市数据显示,11月5日晚结束的一场“跨城观演”消费拉动了当地餐饮文旅收入等综合超4.3亿。新趋势体现居民的消费意愿可能不低,而且在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培育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的背景下,这方面的增长后续仍有空间。其他具体数据如下:
制造业投资:工业制造业端的另一“好消息”。11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转降为升,录得7.1%(前值6.2%)的好成绩。若考虑两年复合同比增速,制造业投资增速同样呈现上升趋势(从10月两年复合同比的6.5%升至11月的6.7%)。制造业投资到底好在哪?可能好在结构性好转。11月大部分工业制造业中下游重要行业均处于加速通道,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制造、交通设备、医药等行业。
基建投资:广义基建与狭义基建的走势分化,是基建加速的信号。11月广义基建增速和狭义基建增速再次出现了“一升一降”的现象,不过与此前不同的是,伴随着公用事业板块的降温,这次“降”的反而是广义基建(11月当月同比为5.3%,前值5.5%),“升”的是狭义基建(11月当月同比为4.9%,前值3.7%)。11月带动狭义基建上行的板块主要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投资,其对基建造成的拖累明显在减弱。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吴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