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招商银行《建筑行业之基建篇⑤:“PPP新政”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PPP模式在国内的发展已经超过十年,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近五年来PPP市场表现持续下滑,可以总结为三点:1.市场规模下降:中国PPP市场的缩减并非仅由清库行动引起,其背后反映了原有模式本身的不可持续性问题,如风险控制不足和收益预期过高。2.财政依赖严重:政府在PPP项目中承担的支付责任高达80%,尤以云南和贵州为甚,这揭示了项目对财政支持的过度依赖。3.社会资本参与不足:社会资本对PPP项目的参与热情减弱,国有企业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占比超过80%,这可能会导致市场失衡和效率降低。
PPP新政策或将PPP市场带入2.0时代。在新政策规范下,未来的PPP项目将更加强调市场化操作和自我财务维持能力,减少对政府支持的依赖。对于特许经营质量的关注也将贯穿项目从立项到运营结束退出的全生命流程。PPP项目的收益策略将会分为内部策略(直接经营收益)与外部策略(土地增值收益等)两类。这两种策略在实施之前,都需要在可研阶段进行精确的规划和充分的市场研究,以确保PPP项目的未来收益能够有效地覆盖前期投资成本与预期利润。
新政策通过精确调节民营资本的参与度(100%,35-100%,积极鼓励参与等三类),以实现在不同领域中效率和公共利益的平衡。在这种体系下,未来PPP市场中民营资本的参与热情或可得到升温,或将有助于提升相关项目的经营效率,进而带动相关行业的景气度水平向积极方向发展。国有企业在未来PPP市场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与民营资本合作建设的领域,他们可以继续发挥其资金优势、资源优势与经验优势,并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协同效应,将这些优势充分转化为项目优势。
PPP新政与政府化债长效机制之间存在强相关性。无视市场而单纯依靠行政管理或借新还旧无法解决存量政府债务的困境,而在PPP模式下通过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以市场化手段来实现财政稳定和债务体系可持续性的则更加逻辑合理,且这一模式更加长效可行。而根据新政的倡议,城市基建项目或将迎来一轮地埋式改建的市场需求(如将传统地表式A2O+砂滤池污水处理厂改建为地埋式MBR污水处理厂),这或将拉动万亿级规模的投资市场。
适时、有序的开放基建项目运营的市场化定价权,对我国的基建投资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且对于我国政府长效化解存量高额债务,均具有极大地意义。这将带来包括但不限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公平竞争与投资激励、财政可持续性提升、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促进创新与技术进步等各种积极因素,也为未来REITs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环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