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六十六:基金波动率来源与基金业绩》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一百六十六篇, 文献研究了基金组合波动率的来源,以及对基金业绩的影响。 将基金组合波动率分解为持股平均方差和持股协方差, 发现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动性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构成证券之间协方差的影响,这种影响远超过单个证券的波动率, 并指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基金收益与其持股的协方差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回到国内基金市场,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对基金波动率进行拆解,从而探究各个波动率组成部分对收益的影响。
基金波动率分解
随着投资组合分散化程度的提高,由个券方差引起的投资组合的方差部分会趋于零,但协方差分量并不会因为分散投资而消除。文献将组合波动率分解为持仓个股加权平均波动率ν 和持仓个股加权平均协方差ψ ,重点关注波动率的后一个组成部分。
基金波动率组成部分与收益率的关系
协方差部分更密切地与基金的超额收益相关。 内部协方差较高的基金,其收益往往不佳。在市场整体趋势上行时,那些内部协方差较高的基金并未能实现预期的超额回报,相反,在市场下行或波动较大的时期,那些内部协方差较低的基金表现出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各个波动率之间的比较
与组合波动率相比, 持仓个股加权平均协方差ψ对于基金业绩的分组单调性更严格,多空组差异更大,而持仓个股加权平均波动率ν 对基金业绩的分组不单调, 多空组差异较小。波动率中的ψ成分对整体波动率作出主要贡献。
风险提示
文献结论基于历史数据与海外文献进行总结;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