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周观点:十一月决断:捕捉躁动提前与风格切换的信号》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数据纷繁如雾里看花?
数据纷繁如雾里看花,本周公布出口数据和通胀数据似乎再给投资者心中带来一丝隐忧,而惯例10号公布的社融数据再度“姗姗来迟”。之于投资者而言,悲观者善于寻找情绪,乐观者寻找方向。但是,本周A股市场虽有调整,但整体反转方向未改,可见对于当下的投资者,情绪最悲观的时刻已经过去。
美债收益波动:纷扰无虞
近期10年美债利率波动较大,十月末曾一度逼近5.0%的高位,本周曾回落至11月8日的4.49%,而周五又掉头上行至4.61%左右。我们观察美债的收益结构可见,本次十年美债的大幅波动受出国经济基本面相关因素,亦受投机空头仓位等其他多方面原因纷扰。
决胜11月:躁动提前与风格切换的思考
当下经济的复苏虽有扰动,但方向不变,但反映在指数风格上,小盘确是遥遥领先。往往成长风格上涨伴随价值风格的承压,成长风格调整则带来价值风格修复,对当下成长/价值风格,“均衡配置”还有用吗?
回顾历史经验,A股在2月的上涨概率是最高的(即“春季躁动”),其次高的就是11月,从2000年至2022年万得全A指数在11月上涨的概率有70%。
而与市场上涨相对应的,在过去十年中,A股市场在年末的最后两个月往往会发生切换。从市场风格的视角来看:过去十年中,有八年出现了成长/价值风格切换的现象。其中,2014、2017、2021和2022年为成长风格向价值风格切换,2013、2018、2019、2020为价值风格向成长风格切换,这形成了投资者愿意博弈风格反转的理由。
风险提示
一是美债收益大幅波动;二是社融信贷数据不及预期;三是历史经验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