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招银国际《以人为本:构建直达居民部门的政策工具》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超预期,经济修复正在加快。其中最终消费的贡献高达94.8%,源自过去三年受到明显抑制的服务消费,在这个暑期得到补偿性释放。然而,在可支配收入弱修复的背景下,消费高增的可持续性存疑,我们认为全年实际消费大概率仍无法回归疫前趋势水平。
当前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流通速度已降至历史新低,传统货币政策框架的效能下降。目前庞大的货币供给,无法推升更快的经济增长,财政政策无疑是更行之有效的手段。疫情期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直达企业部门,但这样的逆周期调节政策似乎忽略了居民部门,这一更重要的群体。而研究表明,直达居民部门转移支付的乘数效果,明显优于面向企业部门。
提振消费,并非是仅仅回归趋势水平,而是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显著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同时居民储蓄率长期高企,导致投资快速增长,产能不断扩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这一格局未来可能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构建直达居民部门的政策工具,通过扩大对家庭转移支付,激发居民消费需求。
直达居民部门的财政刺激本质是转移支付,具有乘数效应,能以较少的财政支出带动消费需求增加。构建促消费政策组合,可作用于居民收入、消费成本和储蓄。过去三年,发达经济体的财政刺激政策几乎所有都作用于居民收入,我国也曾有过类似试点。研究发现,杭州消费券试点对总消费的拉动作用显著。作用于消费成本的政策,如家电下乡、减免车辆购置税等,虽取得一定的效果,实质是短期内预支了消费需求。缴纳住房公积金,则是居民反向转移支付的典型案例。已有政策仍有完善空间,现金补贴和医保个人账户提取则尚未纳入考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升消费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亟需重构以居民部门为本的一揽子转移支付工具,致力于推动居民消费的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