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北交所投什么系列六:慧眼识珠:寻找α收益来源-认知差、新行业、专精特新三位一体》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北交所市值持续增长的公司中阿尔法收益多来自于盈利增长推动
股票资产的收益可拆分成两部分:和市场一起波动的部分叫贝塔收益,不和市场一起波动的部分叫做阿尔法收益。之前我们在2023年9月20日发布了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贝塔初探:低β筑基高β上拓,优质攻守组合兼顾》讨论了北交所内优质“防御型”标的多,低估值、低β、持续增长可构成组合基础。本篇我们想讨论一下α收益。我们发现北交所内企业的α收益中来自于自身盈利增长的比例高于来自估值中枢提升。截止9月15日,北交所公司自新股上市首日后市值上涨获得绝对收益的公司为41家,将上涨分解为盈利增长推动和估值推动后,发现净利润增长对市值增加的贡献较大共有32家企业占比78%,其中利润总增幅超过100%的达到9家。
α收益案例分析:业绩增长、估值中枢上升及双轮驱动的案例
利通科技(832225.BJ)净利润增长99.88%,PE增长68.61%,市值涨幅则达到237.32%高居北交所内榜首。2023H1实现营收2.32亿元同比增长35.68%,净利润6,309.91万元同比增长88.83%。利通科技始终保持持续增长势头,同时市场对其的估值认识产生提升。骏创科技(833533.BJ)上市以来市值增长达到127.72%,其中净利润增长134.05%,但PE则仅增长5.15%,是较为典型的由盈利增长带动市值增长的标的。同惠电子(833509.BJ)市值总体实现+96.74%,自上市以来盈利增长达到77.81%,PE仅增长11.38%。昆工科技(831152.BJ)实现市值增长111.05%。由于其处于业务转型期,从原本的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拓展至新能源、储能电池行业,市场估值中枢产生提升。上市以来,昆工科技PE上升达到55.24%。
认知差、小而新、强专精特新,α收益来源三位一体
以PE增长百分比以及净利润总增长水平对标的进行象限划分可见,大部分公司集中于第一象限(净利润、估值均增长)以及第四象限(净利润增长,但估值下降)中。北交所内α收益来源主要有三大根本要素:市场认知差、小而新的公司、强专精特新属性。1、市场认知差。如昆工科技,所属行业从有色金属冶炼跨界发展至储能行业,市场对于这支个股产生认知差,带动标的产生较高α收益。利通科技、骏创科技等上市之初市场起始给予的估值水平较低。但通过较长时间的业绩验证,随着业绩增长市场对其的估值水平预期同样产生较大提升。2、小而新。北交所聚集了大量来自新兴行业的龙头企业,呈现出规模偏小,但增长潜力高、市场内具有龙头地位的特点,如民士达、康普化学等。3、强专精特新属性。北交所作为专精特新发展的主阵地,所内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占比达到近五成。而在筛选出的41家市值增长标的中则共有26家,占比提升至63.4%。此类企业所从事的业务属于特色新兴行业,本身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同时其自身业务专精,深耕本行业并取得较强的竞争优势,“特”“专”兼备,具备较深的护城河。此类企业同样可以带来较高的α收益。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公司经营风险、宏观经济变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