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非银行金融行业跟踪:3.5%预定利率产品推动寿险进入年内销售高峰

来源:东兴证券 作者:刘嘉玮,高鑫 2023-07-18 11:2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兴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跟踪:3.5%预定利率产品推动寿险进入年内销售高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证券:本周市场日均成交额环比下降300亿至0.86万亿,但周内实现日环比连增;两融余额(7.13)微降至1.59万亿。央行公布6月金融数据,金融体系内流动性仍保持高位,社融结构环比改善,但实体经济需求仍有待提升。中证协周五发布《证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质量评价办法》,强化债券承销分类监管,提高执业质量指标占比,降低内控管理指标占比,鼓励券商高质高效开展债券承销业务;同时,通过年度评级,将券商分为A、B、C三类,推动优质业务向业务综合能力强的券商集中,并能有效促进行业生态改善。此外,根据中证登数据,6月新增投资者达98.13万,环比增长0.9%,扭转前期下降局面。我们认为,随着权益市场行情逐步改善,7月新增投资者规模有望进一步上升,推动投资者增量和市场表现的同向互动。
保险:上市险企2023年6月原保费数据公布,各险企6月单月人身险业务(原保费口径)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形成年内销售高峰,其中,3.5%预定利率产品的销售功不可没。6月高增带动各险企人身险业务1-6月累计原保费收入均实现同比正增长。预计下半年各险企业务重心将适当向保障型产品倾斜。在人身险高增的同时,产险业务整体增速稳中有降,车险的拉动作用仍未充分发挥,非车险种增长也进入瓶颈期,年内仍需等待车险主引擎发力和经济复苏之下的非车险业务全面加快增长。
我们认为,“后疫情时期”居民生活有序恢复和代理人展业常态化有助于保险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双升,持续提振产品销售,未来有望达到一个更高的“稳态”,而近期银行存款利率下行、3.5%预定利率产品的多渠道推动或将令储蓄型保险产品延续销售高峰,居民侧保险覆盖面有望持续扩大。但年初以来全社会消费的“弱复苏”对保险需求能否持续释放的影响需要重视,保费收入能否和新业务价值实现共振是年内核心关注点之一。从中期角度看,受资产配置需求、产品竞争格局、政策等因素影响,居民对能满足保障、资产保值增值等多类型需求的保险产品的认可度有望持续提升;同时,保险产品定位趋于高度精细化和个性化,保险产品的“消费属性”有望显著增强。而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金业务的相继落地将成为保险产品拼图的有效补充。我们预计,伴随需求的有效释放,人身险和财产险将协同发力,当前的基本面改善有望延续,进而使板块估值修复成为中期主题。
板块表现:7月10日至7月14日5个交易日间非银板块整体上涨1.70%,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标准,排名全部行业10/31;其中证券板块上涨1.34%,跑输沪深300指数(1.92%);保险板块上涨2.67%,跑赢沪深300指数。个股方面,券商涨幅前五分别为国盛金控(6.23%)、中国银河(3.79%)、东北证券(2.80%)、东方财富(2.78%)、华泰证券(2.46%),保险公司涨跌幅分别为中国太保(5.50%)、中国平安(3.03%)、中国人保(1.68%)、新华保险(0.20%)、天茂集团(-0.96%)、中国人寿(-2.24%)。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天茂集团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