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周观点:悲观预期已在逐步转变》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本周,全球大类资产出现一定回暖。
国内方面,经济复苏持续,见底态势初步显现。本周公布了社融、物价、出口等经济数据。可以看到,当下中国经济处在物价筑底、社融信贷发力、经济景气回升的状态。
价格上看,6月CPI同比涨幅为0,PPI同比下降5.4%,都较前值与预期值有明显下行。但这种下行是接近底部的下行。根据央行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的研判,预计7月份CPI仍会走弱,8月份有望回升,全年有望走出U型趋势,年底向1%靠拢。
社融信贷上看,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均超市场预期。可以说,经济的修复一直在有条不紊的前进当中,当下更多的是大家信心不足产生的扰动。随着央行开始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降息政策落地激发投资与生产需求,带动6月新增信贷显著回升:企业中长期贷款是新增信贷的主要支撑,而且6月居民贷款也大幅放量。社融数据的边际改善表明国内稳增长政策已初见成效,对应经济或将持续修复改善。
经济景气上看,6月PMI为49,均超前值和预期值。外贸数据方面,由于去年同期高基数,以及外需疲弱,6月进出口不及预期,但上半年外贸显韧性,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整体来看,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有望增强,市场的预期或将边际提升,同时随着下半年库存周期有望见底回升,A股市场有望重回基本面驱动。另一方面,除政策支撑外,下半年库存周期的见底回升同样也是驱动我国经济修复的重要动力,在经济和盈利预期回升的环境下,积极的因素已经出现,下半年A股市场有望重回基本面驱动。
海外方面,美元指数“一鲸落”,全球资产“万物生”。截至7月13日美元连跌六日,跌破100大关,创下2020年7月以来最长跌幅,已跌至2022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而随着美元走弱,全球非美货币应声而涨,其中离岸人民币上涨明显,外部紧缩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也逐步消退。人民币走强提升了投资者对于人民币资产的信心,北向资金本周5个交易日加仓A股近200亿。同时,美元的走低(后续或有反复),也让大宗商品充满了配置吸引力,本周黄金、白银、原油悉数上涨。
风险提示:一是经济复苏的动能不及预期,二是政策的出台不及预期,三是美国经济衰退风险超预期。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