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医药生物周跟踪:中药行情延续性展望

来源:浙商证券 作者:孙建 2023-05-28 17:0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医药生物周跟踪:中药行情延续性展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周思考:中药行情延续性如何?
事件:本周太极集团、昆药集团、达仁堂等多支中药股创近5年历史新高,如何评估中药行业的延续性?
从医药不同板块比较看:部分医药细分行业处于景气周期下行阶段,而中药行业属于少数景气周期上行的板块。比较医药不同细分行业景气度趋势,无论是经营变化的边际弹性以及市场关注度,中药板块都具有边际变化相对优势,而这种优势随着2023Q1业绩确认,边际变化优势扩大。
从中药板块经营周期看:2014-2021年处于产业出清周期,2021年后伴随持续性鼓励政策出台,中药行业进入经营向上周期。长周期维度下,2023年仍处于新复苏周期内,中药行情不仅仅是月度级别的行情,而是有望贯穿全年。
从中药行业政策看:多维度多层次的中药鼓励支持政策。鼓励中药创新层面,国家颁布了《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提出中药的传承创新的审评思路,形成具有中药特点的审评审批体系。2023年5月26日,国家中医药局公示了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公示名单,是国家政策支持中医药创新发展的落地之举,未来中药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仍然较强。
从2023Q1经营表现看:多个处于国企改革业绩释放阶段以及经营效率改善期的中药企业,2023年一季度业绩靓丽,即使剔除疫情阶段性增量贡献,全年仍然处于经营加速阶段。收入增长加速,净利率提升趋势明显,深层次原因还是在于经营机制改善带来经营效率提升。2023Q1的经营表现有望为2023年全年高增长打下基础。
从后续驱动力看:2023年下半年有望有中特估、国改深化、基药目录等多个催化剂持续驱动力中药板块。特别是基药目录落地,有望加大慢病类中药产品的基层医院覆盖,提升基层场景使用率,促进中药产品销售放量和抬升销售额天花板。
从估值角度看,中药行情起点于板块低估,虽然近期部分股票有一定涨幅,但经历业绩增长消化估值后,相比其他医药细分行业,中药板块并未明显高估,而随着经营改善预期加强,中药板块有望从估值折价转为估值溢价。
投资建议:围绕经营改善预期较强的中药国改、中药创新、经营效率改善、中药资源品提价等投资主线布局。推荐济川药业、羚锐制药、康恩贝、康缘药业、桂林三金;关注东阿阿胶、片仔癀、太极集团、健民集团、贵州三力、天士力、以岭药业、同仁堂、华润三九、昆药集团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波动过大。
行情复盘:指数持平,跑赢大盘
涨跌幅:本周医药板块涨幅0.01%,跑赢沪深300指数2.38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中涨幅排名第6。2023年以来中信医药指数累计涨幅0.9%,跑赢沪深300指数1.4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13。成交额:医药行业本周成交额为3019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比例为7.5%,较前一周环比上升0.8%,低于2018年以来的中枢水平(8.2%)。估值:截至2023年5月26日,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历史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8.7倍,环比下降0.1。医药行业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59%,环比上升6.6pct,低于四年来中枢水平(174.0%)。
沪港通&深港通持股:陆港通医药行业投资1915亿元,医药持股占陆港通总资金的10.1%,医药北上资金环比下降28亿元。细分板块中,除医疗器械(6亿元)环比流入外,其他板块均环比流出,其中医疗服务(-13亿元)、化学制药(-7亿元)环比净出较多。
细分板块涨跌幅分析:根据Wind中信医药分类看,本周中成药(+1.7%)和中药饮片(+1.3%)上涨较多,医疗服务(-3.1%)。
根据浙商医药重点公司分类板块来看,仿制药(+2.7%)和API制剂出口(+2.1%)涨幅较大。具体看仿制药中的丽珠集团(+7.1%)、健康元(+6.3%)、苑东生物(+6.9%)涨幅较大,API及制剂出口中博瑞医药(+6.5%)和富祥药业(+4.6%)涨幅较大。
整体来看,医药估值和持仓仍处于历史低点,投资者在底部震荡中待医药板块催化,我们认为在医改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中对创新的持续鼓励(创新药、创新器械),2023年度医药策略周期论角度,中药、疫后主线、配套产业链、创新药械处于疫情后复苏、政策周期消化、企业经营周期过渡的多周期共振阶段,可能成为未来投资主线。我们推荐预期底部、经营周期弹性体现的中药、先进制造产业链、创新产业链以及医疗硬科技方向。
2023年医药年度策略:拥抱新周期
疫情后复苏、政策周期消化、企业经营周期过渡,把握2023年医药新周期主线。
推荐方向:中药、创新药械及配套产业链(CXO/原料药)、疫后主线(防疫产品/药店/医疗服务/疫苗)等;
逻辑支撑:①疫情周期: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带来诊疗量恢复;②政策周期:控费政策持续优化带来合理量价预期;③产品周期:创新药械产品持续迭代满足未及需求的量。
2023年行业边际变化:后疫情、集采时代“量”的修复。疫情防控持续优化,新冠疫苗、新冠特效药、贴息等医疗新基建放量;卫健委、医保局等配套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政策持续推进,联盟集采促进放量;仿制药集采、脊柱等高耗集采、续标政策规则延续科学、合理化;
中药:近期部分中药公司如东阿阿胶、康恩贝、同仁堂、天士力、健民集团、济川药业、康缘药业、葵花药业、华润三九等相继披露2022年年报或2023Q1经营情况,持续验证我们前期提出的中药新复苏逻辑,历史负债率低点、营运效率提升奠定了业绩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推荐:康恩贝、康缘药业、济川药业、羚锐制药、桂林三金,建议关注九芝堂、以岭药业、东阿阿胶等。
配套产业链: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百诚医药、九洲药业、康龙化成、诺唯赞、键凯科技、健友股份等。
创新药械:迈瑞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心脉医疗、奕瑞科技、复星医药、贝达药业、科济药业、君实生物等。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疫情结束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阿阿胶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