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点评:第二季度存量博弈如何破局?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陶川,邵翔 2023-04-03 23:1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宏观点评:第二季度存量博弈如何破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第一季度中国股市开了个好头,但复苏交易最终“虎头蛇尾”。如图1和2所示,1月港股和A股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名列前茅,周期板块表现不俗;但2、3月差强人意的经济数据和落空的政策预期,使得市场从宏观复苏逻辑下的增量普涨行情,回到存量资金的博弈行情,最终AI主题引领下TMT板块“脱颖而出”。到了三月底,面对有点虚高的AI概念,资金调仓下宏观复苏的交易又“蠢蠢欲动”,但也明显底气不足。
我们认为宏观经济的数据和逻辑在当前的投资中地位十分尬尴——不大超预期就是不及预期。我们判断第二季度全球市场的主线是:中国经济“稳健”+美联储政策更加友好+美欧衰退风险上升,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第二季度国内存量博弈的程度会有所缓解,存在三条值得关注的线索:以半导体为代表的数字经济高端制造板块;以民营经济和外资流入为线索的板块;业绩和外资支持下相关复苏板块的阶段性机会。
国内宏观经济的尴尬:“稳健”最鸡肋。对于当前市场边际影响最小的宏观经济解读,可能就是总体稳健、存在结构性亮点。比如3月公布的1至2月经济数据,比如周五公布的PMI数据。原因上我们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全面、可靠的数据追踪体系,自上而下主要靠领导讲话引导,自下而上主要靠切身感受和区域性、行业性的调研,难以形成一致性认知;另一方面,可能更重要的是疫情三年,市场信心受到较大的冲击,没有“矫枉过正”的经济和政策很难快速恢复。
因此,我们认为缓解或是打破当前存量博弈局面的情形可能主要有三种:宏观经济好得大超预期,市场情绪全方位矫正;宏观经济大超预期的差,政策态度急转弯;或者外资增量资金成规模的流入(主要突出中国在经济和政策上的比较优势)。
我们认为就第二季度而言,第三种情形的可能性相对最高,尽管我们不温不火,但是海外的情况更差,而且一带一路的突破性进展也有望持续带来增来资金。当然潜在的风险在于面对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金融、地缘),海外资金宁愿持有现金或者类现金资产、吃高利息(美国货币基金平均7天收益率在4%以上)。
第二季度全球市场主线:政策环境更友好,但alpha也更重要。我们在此前曾经提出过观察市场的三主线:中国经济和政策+美联储政策+美欧经济基本面。1月的市场环境是中国强复苏(预期)+美联储转向(预期)+美欧软着陆甚至不着陆,因此全球市场情绪高涨,其中外资尤其偏好中国。与此相比,第二季度最鲜明的特点在于中国相对于海外的经济优势仍在,而美联储的政策态度也会更加缓和:
中国经济和政策保持“稳健”:我们对经济的预期不如市场悲观,但是结构分化下也谈不上乐观:服务业的持续复苏和基建施工加速会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柱,但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的工业制造业动能继续放缓是大概率事件。这种组合之下,总量政策很难有超预期的“发挥”,解决结构性问题,使用结构性工具可能更合适。
美联储进入类似“YCC”的状态,对市场更加友好:在之前的报告《加息25bp!美联储"躺"还是"卷"?》中,我们阐述了为了兼顾控通胀和金融稳定的需求,美联储更倾向于让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3.3%至4%之间震荡,并且QT(缩表)的进程被打断。而第二季度我们很可能将迎来美联储本轮加息的终点,至于还有一次还是两次加息,对于短期市场波动有影响,但从季度维度讲则并不是那么重要。
美欧经济衰退风险上升:银行业危机的爆发基本宣告市场“软着陆”幻想的破灭,从路径上看政策紧缩+银行业冲击=信贷条件大幅收紧,历史上看信贷环境偏宽松才是软着陆的必要条件。
对于大类资产,上述组合意味着什么?如图所示,美联储的转变+衰退风险上升意味着长端美债收益率进入震荡行情,美股由杀估值转入杀业绩,业绩稳健的股票会有明显的alpha;中国经济相对表现更好,以及俄乌形势的缓和对于欧洲的正向作用更大,美元整体偏弱(但在重要数据和议息会议前后会有波动),资金会更偏好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美债收益率的震荡,对于成长股的“杀伤力”下降。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第二季度重要的边际变化是行业政策发力和外资的流入。总量政策谨慎、结构政策更加积极将是第二季度政策重要的边际变化,结构性政策的关键词将是数字经济和民营经济(包括外资企业)。此外,经过2、3月的犹豫,在经济比较优势和政策继续大力支持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外资流入中国市场的规模很可能会上升,因此,我们认为第二季度国内值得关注的市场主线可能有以下三条:
以半导体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制造板块:等风来。除了AI概念落地的角度外,周期、市场和政策三个角度都存在“顺风”的有利因素:周期上,全球半导体周期已经接近于底部,作为前瞻指标的费城半导体指数已经率先反弹,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从历史上看,经济衰退并非一定会导致半导体周期性复苏中断,尤其是行业率先大跌的情况下。市场上,国内申万半导体指数在行情上涨上明显滞后,且估值明显也处于历史地位。政策上,2023年以来中央对于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层出不穷,两会后各地方明显开始加大对于企业数字转型的支持力度,例如河南郑州市颁布政策对加强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给予补助和奖励,结合2月27日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明确要求“将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参考”,我们预计第二季度将是相关政策的密集爆发期。
民营经济:政策最大的边际变化。与对数字经济一以贯之的支持不同,自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对于民营经济的政策边际变化是最大的。从总理到记者问明确表示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到20多个省市一把手密集调研民企,再到网信办铁腕维护企业家形象和马云回国、阿里分拆,民营经济支持政策也会迎来“暖春”,民企相对估值的回升可能是重要的逻辑,可以关注此前估值受监管压制影响大的企业,如部分港股互联网股,以及民企+数字经济方向。除此之外,对于开放的支持力度业和政策表态也越来越坚决(例如近期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论坛),外资很可能在第二季度重新加大对于中国的投资,民企+外资偏好也值得注意。
复苏:阶段性+结构性+外资助力(可能)。尽管整体经济不温不火,但我们预计出行相关服务、基建施工、地产竣工会是三个表现可能超预期的领域,鉴于外资通常对于国内的TMT板块较为谨慎,食品饮料(白酒)、家电(地产后周期),医药和建筑建材等板块可能存在阶段性机会,不过外资可能更加关注个股(市值大、分红高、估值低),这一主线相较前两个在可持续性和弹性上都会更弱。
风险提示:毒株出现变异,疫情蔓延形式超预期恶化、疫情反复出行意愿恢复不及预期、居民消费意愿下滑及海外衰退幅度超预期的风险。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吴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