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点评:3月经济放缓:拐点已至?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陶川,邵翔 2023-03-27 17:0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宏观点评:3月经济放缓:拐点已至?》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经过两会谨慎的政策定调以及欧美银行“爆雷”之后,3月中国经济的“火候”如何,月初以来的放缓是不是意味着经济复苏的拐点已经出现?这可能是市场当前比较关心的宏观问题。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复苏的“底气”仍在:一方面尽管工业制造业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经济权重更大的服务业及相关需求的韧性仍在;另一方面,两会之后,国务院和地方领导密集调研,稳增长、促就业、抓民营经济的政策氛围蔚然成风。
两会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体经济”、“制造业”、“就业”和“民营经济”成为关键词。在两会闭幕以后,多位国务院和地方领导进行调研。其中,国务院总理李强首次赴地方(湖南)调研时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高端制造”,显现2023年稳定经济和制造业的决心。其他国务院领导在调研时还分别强调了合作区建设、科技创新、就业等问题,与《政府工作报告》和《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强调的重点相呼应。此外,省级党委书记们也在积极对民营企业进行调研,强调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为民营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从高频数据看,出行、食宿的需求仍在释放,成为3月经济的重要支撑。表现最好的无疑仍是出行——无论是市内交通,还是国内外航班,依旧在释放“放开”红利;而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地产销售表现“坚挺”,3月第三周并未延续此前放缓的步伐,不过汽车、家电类大宗消费未达预期,国内生产端建筑业与汽车、纺服分化;工业品价格因海外需求下行承压;出口指数环比进一步下降。
出行:继2月起强劲复苏后,本周地面交通人流量继续表现优异。在春节假期之后,地面交通人流量恢复速度甚快,城市拥堵延时指数已实现2019年同期水平的赶超。本周30个省会的拥堵延时指数较上周小幅增长0.8%;同时,3月地铁客运量比上年同期同比增长49.2%,整体表现优异,证实疫情高峰过后人流和交通已基本完全恢复,市民市内出行有望持续带动消费的快速复苏。
消费:汽车销量拖累收窄,但以价换量缓慢。尽管汽车销量3月至今同比缺口收窄至7.5%,近期企业降价宣传带来消费者观望情绪加重,车市恢复速度低于预期,根据乘联会的数据,3月以来到店客流有所提升,但实际订单转化率仍有限,终端库存有所上升。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大多仍集中在一线发达地区出台,尚未下沉至更大市场。电影票房方面,新片上映带动电影票房销售进一步上升。
地产:销售情况有好转,但3月仍不及2019年水平。春节过后,商品楼市销售在短暂回升之后又开始回落,不过近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整体又呈上升趋势,但销售水平仍远不及2019年同期。截至3月19日,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较上周上升10.1%,主要系一、三线城市房屋销售改善所致。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周环比大幅上行37%,一线城市经济基本面优越,需求旺盛,领先保持复苏态势。此外,土地成交面积较上周大幅上升了74.9%,由负转正,土地溢价率上升0.8%,土地市场呈现出“量价同涨”态势。
工业:建筑工程拔得头筹,纺服可能继续受出口拖累。截至3月24日,本周高炉开工率仍处于82.7%高位,周环比增长0.4%,继续保持上升趋势,而煤炭吞吐量较上周下滑了3.4%。近期建筑业的生产节奏略有加快,最新数据显示螺纹钢不仅仍然延续了近几周的库存去化趋势,且建筑钢材、粗钢产量、沥青开工率环比分别都上升了5.5%、4.7%、3.9%,环比增速全部实现由负转正。本周汽车业和纺服业生产情况比较稳定,汽车业中全钢胎开工率比上周小幅下滑0.3个百分点,纺织业中PTA开工率较上周小幅下降0.7个百分点、但聚酯开工率上升0.5个百分点。从3月整体来看,表现较佳的行业为建筑业和汽车业,而纺服业PTA和聚酯开工率齐下滑,表现略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