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行业深度报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电子行业

来源:浙商证券 作者:蒋高振,王俊之 2023-03-20 18:4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行业深度报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电子行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中特估”对电子/半导体产业有何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后简称‘中特估’)下,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自主可控,解决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电子/半导体产业央国企作为科技创新“排头兵”,为我国科技产业链技术攻关、自主可控、降本增效等做出来显著贡献,我们认为在此背景之下,央国企硬核科技企业估值有望迎来上行重估。
“中特估”如何助力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中特估”背景下电子企业重资产/研发投入属性下企业融资效率有望改善。2022年11月易会满主席在金融街论坛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中特估”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促使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练好内功”,另一方面为引导投资者更好认识企业内在价值,将极大促使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中特估”如何驱动电子产业链安全与创新?
电子央国企创新定价将更有利于科技企业融会打通产业与资本环节。电子央国企作为我国科技创新“排头兵”,为我国产业链自主可控、降本增效做出巨大贡献。以京东方A为例,其成功结束中国液晶电视屏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并多次荣登全球液晶面板厂商排名榜首,推动液晶面板成本快速下降,促进我国电视/电脑/手机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北方华创为例,其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产业平台化龙头,在半导体国产化进程中地位举足轻重,在各环节设备品类突破中承担重要核心角色;但作为上市公司而言,以上优质企业PE/PB或PS估值一直处于板块相对低位。“中特估”体系将有望正确引导投资者重新认识科技类央国企的内在价值,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企业快速发展。
“中特估”打开电子央国企价值重估空间?
电子产业央国企估值偏低,价值重估空间较为显著。据申万行业分类,截至2023年3月17日,A股电子行业公司总市值约6.27万亿元,2021年总营收约3.0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2103.8亿元,板块PE为29.8倍;据我们梳理,A股电子行业央国企共计49家(具体名单见附录),其总市值为8928.2亿元,总营收为6462.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26.9亿元,板块PE为20.9倍。电子产业央国企归母净利润占比达20.3%,而市值占比仅为14.2%,优质央国企存在较为明显的价值重估空间。
投资建议:关注电子/半导体板块央国企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市场流动性不及预期、央国企公司治理不及预期等。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