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4月18日,公司发布2022Q1业绩预告,2022Q1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5-9.5亿元,同比+174.0%-300.0%;EPS为0.22-0.33元/股,去年同期为0.08元/股。
分析判断:业绩逆势增长整车表现亮眼公司2022Q1业绩表现亮眼,逆势之中彰显韧性。2022Q1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5-9.5亿元,同比+174.0%-300.0%,环比+8.0%-57.8%。大宗2022Q1持续上涨,主要原材料铝、铜2022Q1均价同比分别+36.6%、+14.2%,环比分别+10.8%、+0.9%。单车补贴方面,纯电/插混较2021年分别最大降低约0.5万元、0.2万元。公司克服原材料的大幅上涨以及补贴退坡,净利润逆势提升。
电子业务拖累,整车盈利逐步腾飞。扣除比亚迪电子,2022Q1汽车归母净利润为5.7-8.2亿元(2021Q1为亏损2.9亿元),对应单车净利润为0.20-0.29万元(2021Q1为-0.5万元),盈利快速提升。
规模效应大幅对冲原材料涨价,盈利弹性彰显。公司销量持续高增,2022Q1累计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28.4万辆,同比+433.4%,环比+8.3%。主打车型秦PlusDM-i、宋PlusDM-i、销量分别为4.7万辆、5.8万辆,同比分别+1485%、+3985%;高价值量车型唐DM-i、汉销量分别为2.8万辆、3.4万辆,同比分别+657.3%、+25.4%。我们判断销量快速增长大幅降低单车折旧摊销,从而有效对冲成本上涨压力。
垂直一体化优势显现盈利弹性加速释放公司垂直一体化供应链在行业扰动中优势加速显现。公司在缺芯以及疫情背景下月销再创新高,彰显了公司垂直一体化供应链在行业扰动中的优势。3月,公司月销首次突破10万辆,同比+156.9%,大幅超出行业整体水平。公司核心零部件高度自制,预计在行业供应扰动因素下,公司产销有望逆势增长,月销有望持续爬坡。
调价滞后约一个季度,预计盈利弹性加速释放。电池成本大幅上涨背景下,公司于1月及3月分别展开两次调价,合计调价幅度约4.7%-6.7%。经测算,公司整体交付期约2-3个月,我们预计公司两次调价带来的增量有望在2022Q2得到体现,盈利弹性加速释放。
全面转型新能源定义技术转向定义用户公司宣布停售燃油车,全面转型新能源。自3月起公司停售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汽车板块将专注于纯电和插混汽车业务,同时将继续保障现有燃油车的售后服务。我们认为,全面转型新能源是深度脱碳的必由之路。公司全面停售燃油车的速度超出我们预期,也领先于绝大多数车企,彰显了公司对于新能源产品的信心与底气。
车型导入加速变现,由定义技术转向定义用户。区别于多数自主依托于用户定位(SUV)起家,公司优先突破平台化技术,基于此去打造拳头产品的战略在产品定位上有着较强的后发优势:10-20万元区间王朝+海洋双网加持,有望加速替代燃油车;汉DM-i与DM-p预售开启后仅10小时订单已突破1.2万辆,我们预计新款汉DM-i、DM-p有望将汉家族的月销中枢提升1万辆;护卫舰07预计将补齐公司在中型SUV谱系的空缺。随着两大平台的车型不断输出,公司平台化能力从验证期将快速进入收获期。
投资建议公司依托DM-i及E3.0两大先进技术平台,车型迭代速度、以及爆款车型概率显著提升,新产能、新车型释放拐点在即。同时公司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屡经行业性不可抗力考验、并成功展现出极强的稳定性,可较好应对随着新车型的陆续上市以及快速放量,公司正迎来销量增长及规模效应驱动业绩的拐点。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为3,147.4/3,774.5/4,283.4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74.6/132.6/179.3亿元,对应的EPS为2.56/4.56/6.16元,对应2022年4月18日239.10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93/52/3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低于预期;车市下行风险;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