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北京时间2 月27 日,理想汽车发布22Q4 财报:22Q4 实现单季营收176.5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66.2%/+88.9% ; 销量约为4.6 万辆, 同比/ 环比为+31.5%/+74.6%;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0.0%,同环比分别为-2.4pts/+8.0pts; non-GAAP 经营性利润为5.7 亿元,GAAP 归母净利润为2.6 亿元,继21Q4 后再次实现净利润转正。
22 全年营收为452.9 亿元,同比+67.7%;累计交付13.3 万辆,同比+47.2%;全年净利润为-20.1 亿元。
分析与判断:
营收快速增长 单季净利转正营收端:22Q4 理想总营收为176.5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66.2%/+88.9%;22 全年营收为452.9 亿元,同比+67.7%;其中当季汽车业务收入为172.7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66.4%/+90.9%。环比上升主要来自于新车型理想L9、L8 同时交付所带来的销量和单车ASP 上行。ASP由22Q3 的34.1 万元上升至37.3 万元。
交付量方面,22Q4 共计交付4.6 万辆,同比/环比分别为+31.5%/+74.6%,在22Q3 受到产品换代影响后快速反弹,22 年12 月单月交付量首次破万。22 全年交付13.3 万辆,同比+47.2%.
其他业务方面,22Q4 营收达到3.8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55.9%/+28.7%;22 全年收入为11.8 亿元,同比+33.9%;增长主要由于汽车累计销量的增加使配件及服务的销售额也随之增加。
利润端:毛利方面,22Q4 汽车业务毛利为34.5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218.6%/+48.8%;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0.0%,同比/环比分别为-2.4pts/+8.0pts。22全年汽车业务毛利为84.2 亿元,同比+56.7%;毛利率为19.1%,同比-1.5pts。
经营性利润方面,在剔除股权激励支出后,22Q4单季经营性利润为5.7 亿元,利润率为3.2%。22Q4 单季归母净利润为2.6 亿元,净利率为1.5%;继21Q4 后再次实现盈利转正。22 全年亏损为20.1 亿元。? 规模效应显现 销量预期向上费用端:22Q4 理想研发费用为20.7 亿元,同比/环比为+14.7%/+68.3%;22Q4 研发费用率为11.7%,同比/环比为+0.1pts/-7.6pts。22 全年研发费用为67.8亿元,同比+106.3%。
22Q4 销售管理费用为16.3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44.8%/+8.1%;22Q4 销售管理费用率为9.2%,同比/环比为-1.4pts/-6.9pts。22 全年销售管理费用为56.7 亿元,同比+62.2%。从费用率看,L9、L8 同时交付所带来的销量上升显著强化了公司的规模效应,研发和销管费用率呈现显著下滑。
渠道端:截至22Q4,公司拥有 288 家零售中心,覆盖 121 座城市;318 家维修服务中心,覆盖223 座城市。零售门店较22Q3 增加17 家,多覆盖2 座城市;维修服务中心增加2 家。整体渠道建设趋近完善,新增投入放缓。
现金流:截至22Q4 理想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和短期投资总计584.5 亿元。22Q4 自由现金流为32.6 亿元,22 全年自由现金流为22.5 亿元。
未来展望:公司预计23Q1 汽车销量将在5.2 万辆至5.5 万辆之间;同比区间为+64.0%至+73.4%;对应的收入约为174.5 亿元至184.5 亿元,同比区间为+82.5%至+93.0%。23 年全年公司目标为占据30-50 万元市场的20%,对应销量约为28 至30 万辆,同比+110.5%至+125.6%。
平台化能力强化 纯电增程双轮驱动平台化开发优化效率,加速车型推出。理想L 系列车型共享同一套硬件平台,叠加理想自研软件。平台化的能力保证了公司具有快速出新和迭代的能力,使得产品设计和量产周期大幅缩短。从理想L9 到L7,公司在半年之内推出3 款车型,瞄准不同的市场客群,在对成本端有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完成了多车型、多价格带的产品覆盖。
增程纯电并行,智能化加速。在增程式产品获得成功后,公司同步设计研发了纯电平台产品,预计23年内将推出。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并行增程电动和高压纯电核心技术的全栈自研,持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在产品研发、平台研发和系统研发方面持续投入资源,推动理想汽车的长期成长。
投资建议多车型满足不同家庭用户需求,填补产品空白。
在中国中高端新能源SUV 市场快速扩容、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中,理想推出的L 系列车型针对多种不同家庭用户的使用需求打造独特产品,并弥补了自身产品序列中的空白。受益标的【理想汽车-W】。智能电动重塑零部件产业秩序,坚定看多零部件。中长期维度、新势力车型带来的增量+国内产业链份额提升共振驱动收入高增,叠加短期原材料、汇率、海运费等利润压制因素缓解,将具备较高的业绩弹性。推荐:1、智能电动增量:从理想L 系列智能化配置看,高感知度、高性价比智能化配置仍延续增配趋势,推荐:1)智能化主线:优选智能驾驶-【伯特利、经纬恒润-W、德赛西威】+智能座舱-【上声电子、光峰科技、继峰股份】;2)轻量化【文灿股份】,受益标的【旭升股份】;2、新势力产业链:优选【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上声电子、文灿股份、上海沿浦】。
风险提示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车企新车型投放进度不达预期;芯片短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