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公司研究 - 正文

华友钴业:全球资源一体化布局,打造全球锂电池材料龙头

来源:浙商证券 作者:施毅 2023-02-10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公司战略布局上游镍钴锂金属开发及下游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供应链一体化公司初创时聚焦有色铜钴业务,至2016年开始布局新能源相关业务,打造从上游镍钴锂资源来发、冶炼到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的制造,再到锂电回收一体化完整布局,整体产业链完备,各项业务协同,成本优势明显。铜钴传统业务保证稳定收入,新能源业务逐步放量贡献业绩增量。

镍产品落子印尼,将在未来三年集中投放,大幅带动公司业绩上涨镍产品随华越及华科项目产能释放迎来高速放量,2022H1出货量已实现1.6万金吨,同比+126%,公司印尼华越、华科、华飞、华山四个镍矿项目产能总计34.5万金吨,对应的公司权益镍产能为20.85万金吨,在建的权产能中湿法项目的产能占比87%。湿法高压酸浸方案红土具备大规模低成本优势,构建极大的竞争壁垒。此外公司与行业巨头青山、大众、福特及淡水河谷等携手合作,规划总产能30万金吨。

锂资源布局将在2023年开始贡献业绩增量公司目前持有Manono锂矿项目4.72%矿权,Manono锂矿为全球已发现最大可露天开发的富锂伟晶岩矿床之一,公司权益占有30.85万金属吨的氧化锂资源量。公司通过收购前景锂矿公司获得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100%的权益,目前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2023和2024年分别生产锂精矿16万吨,32万吨。

锂电池材料一体化成本优势明显,未来放量可期公司具有多年三元前驱体研发、销售经验,2015年首次量产,2022年底具有约15万吨产能,2025年产能规划达38.5万吨。下游客户渗透至多家锂电池及新能源整车头部企业。2021年公司收购正极材料龙头天津巴莫38.62%股权切入正极材料赛道,2022年天津巴莫三元正极国内出货量占比达14%,居国内第二。

2022年公司拥有总的正极材料产能约为12.75万吨,2025规划达27万吨。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合计分别达63.67/99.26/129.44亿元,分别同比+80.30%/+55.89%/+30.41%,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43.97/99.61/131.18亿元,分别同比+12.82%/+162.54%/+31.69%,EPS分别为2.75/6.23/8.20元/股。

根据我们以上假设所得到的公司盈利预测,当前公司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估值为23.4/10.3/7.9倍。

风险提示若新能源汽车未来销量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三元前驱体和正价材料销量,公司盈利能力下滑。2)若全球锂项目投产超预期,锂精矿和锂盐可能大幅下滑,影响公司锂项目盈利情况3)公司项目多在海外,地缘政治冲突或将影响海外锂和镍等项目正常运行。盈利预测、估值与目标价、评级1)给出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合计分别达63.67/99.26/129.44亿元,分别同比+80.30%/+55.89%/+30.41%,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43.97/99.61/131.18亿元,分别同比+12.82%/+162.54%/+31.69%。

2)估值指标:公司2022年-2024年的EPS分别为2.75/6.23/8.20元/股,PE估值分别为23.4/10.3/7.9倍,选取行业内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龙头企业作为可比公司,平均PE为23.5/15.0/11.2,公司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将在未来三年逐步投产,上游资源也同步放量,自供率将显著提高,一体化优势明显,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给予公司2023年15倍估值,对应目标价93.4元。

关键假设1)三元前驱体业务2022-2024年营收有望达85/160/280亿元,分别同比+47.54%/88.24%/75.00%2)正极材料2022-2024年营收有望达224/345/460亿元,分别同比+17.14%/17.39%/17.39%3)镍产品2022-2024年营收有望达54.0/127.5/168亿元,分别同比+2050.48%/136.00%/31.76%4)锂业务将在2023年开始贡献收入,2023和2024年营收分别达54.4/64亿元我们与市场的观点的差异市场并未充分挖掘公司锂业务板块为公司未来几年产生的收益,公司非洲锂矿山2023年上半年有望投产,目前锂价格仍维持高位,未来锂业务将为公司业绩带来较大的弹性。

风险提示1)若新能源汽车未来销量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三元前驱体和正价材料销量,公司盈利能力下滑。2)若全球锂项目投产超预期,锂精矿和锂盐可能大幅下滑,影响公司锂项目盈利情况3)公司项目多在海外,地缘政治冲突或将影响海外锂和镍项目正常运行。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