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报: 2021年实现营收 5.52亿元,同增 33.92%, 归母净利润-5330万元, 减少 1.4亿元, 扣非净利润-8914.83万元, 减少 1.5亿元,主要系计提股份支付费用所致。
投资要点 3D 打印领先企业,营收稳步增长。 2021年度公司营收 5.52亿元,同增33.92%, 实现毛利润 2.66亿元,同增 24.8%,毛利率达 48.23%。公司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和应用领域, 报告期内自研类产品营业收入增长稳步, 其中, 3D 打印定制化产品、自研 3D 打印设备及 3D 打印原材料营业收入分别同增 29.61%、 44.40%、 26.65%。
加大研发投入, 股权激励锁定核心团队。 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业绩考核目标值, 通过股权激励锁定高管及核心技术团队,增强内部凝聚力,报告期内公司计提股份支付费用 1.73亿元,计入管理费用,属非现金支出, 2022年业绩考核目标值为近三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 30%。
公司在研发上持续保持高投入,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达 1.1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20.69%, 2021年获得专利 68项,累计获得专利 240项。
高研发投入可维持公司业内技术优势, 叠加上股权激励,进一步推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深耕航空航天领域, 兼具规模及技术优势。 3D 打印在航空航天、汽车和医疗等领域的潜力不断增长。 据《Wohlers Associates 2022》, 2021年全球增材制造市场规模达到 152.44亿美元。公司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商, 深耕航空航天领域。 报告期内, 公司二期金属增材制造智能工厂项目建成投产,固定资产同比增加 104.09%; 完成钛合金以及高温合金粉末材料制备以及应用验证,实现批量化生产,产能达到400吨以上。 公司兼具规模及技术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其龙头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下游应用领域的广阔前景,并考虑到公司在金属增材领域的领先地位,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2.46/3.70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96元、 3.05元及 4.58元,对应PE 分别为 72/46/3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及订单波动; 2)公司盈利不及预期; 3)市场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