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传媒行业事件点评:人民网评论《狂飙》,影视内容供给品质及深度有望提升

来源:上海证券 作者:陈旻 2023-02-02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1月28日,人民网刊登评论文章《国产影视剧需要更多的《狂飙》涌现》。

主要观点优质电视剧激发用户需求,内容供给品质及深度有望提升。著名导演徐纪周执导、实力派演员张译、张颂文出演的电视剧《狂飙》于1月14日于央视和爱奇艺上线后,收获大量热度。根据骨朵小程序显示,《狂飙》位列1月23日-1月29日周榜全部剧集热度第一名,其豆瓣评分持续走高,由1月19日的8.7分攀升至1月31日的9.1分。我们认为内容行业供给创造需求的特征明显,由于疫情等外部因素扰动,剧集内容供给受到较大压力,23年元旦以来,《三体》、《狂飙》、《去有风的地方》3部内容质量优秀,叠加需求端春节群众团聚等因素,观影需求得到集中释放,口碑热度双丰收。

《狂飙》获官媒认可,政策端边际向好趋势明显。人民网评论高度评价《狂飙》,评价包括:“是一部兼具广度、深度与力度的现实主义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剧中高启强这一角色的塑造打破了同类题材反派人物概念化、扁平化的通病”(具体细节层面)、“《狂飙》的热播再一次印证:真正的现实主义应当既有现实的皮毛也有现实的骨肉,既有图景的描画也有根源的追问。未来的国产影视剧,需要更多的《狂飙》涌现”(思想深度层面)。该评论充分体现出官媒对于国产电视剧发展的期待与支持,我们认为未来电视剧相关政策端边际向好趋势明显,题材多元化及品质和深度提升值得期待。

影视基本面已进入底部区间,且底部反转的逻辑正逐步构建。建议优先关注拥有影视内容制作能力的平台型公司,待影视板块长周期逻辑建立后可逐步转向优秀的影视内容CP。我们认为影视板块将经历“需求复苏”及“价值重估”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政策面边际向好及供给端恢复带动的影视需求端的大幅复苏,从而带动相关内容制作公司基本面触底回升。第二阶段是XR等新一代硬件终端带动的影视商业模式及长逻辑的革新,我们预计经济效益将先后经历“B端采购”及“C端繁荣”两个阶段,分别对应新终端出货量及保有量处于低水平及高水平的阶段。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电视剧用户端对于优质内容渴求强烈,精品影视内容能创造大量观影需求,内容端政策面边际向好,内容端有望迎来快速恢复。

同时文化自信下长期有望成为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长期基本面及估值均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传媒目前处于“政策底”、“业绩底”、“估值底”三重底部区间,而影视板块处于逻辑恢复期。

影视板块目前处于供给恢复带动需求大幅回暖的阶段,未来有望受益于新型终端催生的新型内容形态。(1)关注拥有精品内容制作能力的平台型公司,如【芒果超媒】、【哔哩哔哩-W】等;(2)关注剧集:【华策影视】、【慈文传媒】、【唐德影视】等;(3)关注电影:【中国电影】、【万达电影】、【博纳电影】、【光线传媒】等风险提示竞争加剧超预期、影视剧供给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等风险。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慈文传媒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