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18.48亿元,同比增长53.29%,实现归母净利润 7.63亿元,同比增长 69.72%;2021Q4实现归母净利润 2.12亿元,同比增长 69.69%;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1元(含税),同时拟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 10股转增 2股。公司同时发布 2022年度财务预算方案,2022年度预计合并营业收入较 2021年增长约 20%~40%。
金刚石线销量维持高增,销售单价下滑但盈利能力维持高位。公司 2021年实现金刚石线销量 4540.82万公里,同比增长 82.80%,销售单价在竞争加剧和产业链降本需求背景下同比下降 15.68%至 40.17元/公里,但公司通过
(1)规模化优势摊薄固定生产成本、
(2)布局上游原材料保障原材料供应并降低原材料成本、
(3)利用技术领先优势实现新产品研发及销售等方式维持了行业领先的盈利能力,金刚石线销售毛利率仅小幅下降 1.46个 pct 至 57.26%。
产能扩张脚步持续,布局上游产业链保障原材料供应。2021年底公司金刚石线产能已达 7000万公里/年,2022年公司一方面持续推进杨陵 257条高效电镀金刚石线生产线新增产能(约 3000万公里/年)落地,另一方面对现有产线采取“单机十二线”技改方式进一步扩产(技改完成后原产能将提升 33%),预计2022年底公司金刚石线产能将达到 1.2亿公里/年。此外,公司年产 6000吨金刚切割丝基材项目推进顺利,投产后公司上游原材料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且成本优势有望维持。
降本需求迫切背景下公司技术优势进一步凸显。在硅料价格提升和 N 型硅片产能扩张背景下,下游客户对于降本和薄片化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对于金刚石线的细线化需求更加迫切;公司已经可以规模化量产并供应 40μm 线,同时实现了38μm 线的小批量供应和 36μm 线的小试,在行业内处于绝对领先水平(行业主流产品为 45μm 线);此外公司创新“柔性切割”与“结构丝切割”技术的应用,未来在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的推动下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产能规划,我们上调公司 22-23年净利润预测,引入 24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0.10/12.43/14.24亿元(上调 3%/上调 6%/新增),对应 EPS 为 2.52/3.11/3.56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 24/20/17倍。公司通过技改及扩产保障产能稳健提升,其提出的“五化”技术路线也高度契合未来硅片环节的发展趋势(单晶、薄片等),我们看好公司市占率的持续提升和高盈利能力的维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全球装机、公司产能扩张和金刚石线销售不及预期;金刚石线价格下降程度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