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汽车行业特斯拉:国产Model 3/Y全系官降,持续看好特斯拉产业链标的

来源:信达证券 作者:陆嘉敏 2023-01-10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事件: 1月 6 日,特斯拉中国官宣全系降价: ] Model 3起售价 22.99万元,Model Y 起售价 25.99万元,全系降幅为 2-4.8万元;特斯拉 Model S/X中国市场售价公布:78.99/87.99万元起,可选配 Yoke 方向盘。

点评:

国产 Model 3/Y 迎 23年首降,产品性价比提升。1月 6日,国产特斯拉全系降价。Model 3标准续航/高性能版 22.99/32.99万元,降幅 3.6/2万元。Model Y 后驱版/长续航版/高性能版 25.99/30.99/35.99万元,降幅 2.9/4.8/3.8万元。2023年 1月 1日公布的限时保险补贴 4000元与限时交付激励 6000元仅维持六天就提前终止(原计划:2023年 1月 1日(含)至 2023年 2月 28日(含)期间完成交付即可享受)。

本次官降略超预期,除 Model 3高性能版外,其余车型价格均降至历史新低。

全新 Model S/X 预计二季度交付。1月 6日,特斯拉同时公布全新Model S 与 Model X 中国市场售价。Model S 双电机全轮驱动版 78.99万元起,Model S Plaid 三电机全轮驱动版 100.99万元起;Model X双电机全轮驱动版 87.99万元起,Model X Plaid 三电机全轮驱动版103.99万元起,Yoke 方向盘与标准方向盘用户可免费选配。

Model 3/Y 在华价格变化可分为降-升-降三大阶段:

(1)降:2020年年初-2021年 7月,Model 3价格主要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为国产化后的生产工艺优化与成本降低,叠加补贴政策的持续落地;

(2)升:

2021年 7月-2022年 3月,因制造与原材料成本波动,Model 3/Y 价格经历数次上涨至历史高位(2022年 3月 15日:Model 3/Y 起售价27.99/30.184万元);

(3)降:2022年 4月以来,受全国疫情多发、宏观经济下滑压力,汽车消费略显疲软,特斯拉价格策略转为降价促需求,Model 3/Y 最新起售价(22.99/25.99万元)较 2022年 3月最高价降幅高达 4.2-5万元。

特斯拉降价为较优策略,进一步拓宽目标价格带后空间有多大?需求端来看,目前国内 Model 3/Y 订单交付周期为 1-4周,侧面反映出在手订单不足;供给端看,上海工厂近期也正经历短暂停产;从产品端来看,Model 3/Y 上市近 6/4年未换代,竞争力逐渐减弱。综上,我们认为特斯拉当前降价促需求策略为较优选择,10月 24日降价后,11月零售销量数据 6.2万辆,相较于 10月 1.7万辆有较大提升。我们认为此次降价的意义更在于突破 20-25万元轿车市场,以及提升 30万元以下 SUV 市场竞争力。Model 3定位 B 级轿车,降价后有望实现20-30万乘用车市场覆盖,根据乘联会数据,20-30万乘用车渗透率约为 16%,按照 2022年乘用车约 2100万销量,目标市场空间可达 336万辆,目前主要竞品包括海豹(20.98万)、小鹏 P7(23.99万)、汉EV(21.48万)、极氪 001(29.9万);Model Y 定位中型 SUV,竞品包括唐 EV(27.98万)、小鹏 G9(30.99万)、理想 L7,此番降价有望进一步提升 25-30万元 SUV 市场电动化率,提升 Model Y 目标市场竞争力。

特斯拉仍存降价空间,此番降价占据价格主动。按照 2022Q333亿美元净利润,34.3万交付量计算,特斯拉单车净利润约为 9600美元,约合人民币 6.7万元,单车净利率 15%,考虑目前特斯拉较高的单车净利润(此次降价后预计单车净利润 0.5-1万元),我们预计公司仍有一定降价空间,但我们认为后续降价策略仍需观察竞品的跟进速度,相比长安、埃安、比亚迪、睿蓝、零跑等面对补贴退坡后涨价的动作,特斯拉此番降价更显底气。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降价幅度较大也有助于削弱观望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更有利于增加在手订单厚度。

降价叠加新车上市及老车改款,看好特斯拉 23年供需两端稳步向上。

新车及老车改款方面,Semi 已于 2022年 12月开始交付,Cybertruck有望于 23年内量产,带动新增需求释放;从 Model 3/Y 当前降价趋势来看,我们认为新款定价有望拓宽目标价格带至 20万元以下。分市场来看,我们认为未来中国上海工厂目标定位亚太出口中心,东南亚、澳新市场开拓有望为 23年全球交付贡献新增量;美国市场 Model 3/Y12月降价 3750美元+Model S/X 7500美元额外折扣,巩固电动汽车领域领先优势;欧洲市场,柏林工厂 12月周产能 3000辆,仍低于马斯克 5000-10000辆周产能预期。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欧美工厂产能仍需爬坡,从而减少柏林工厂对上海工厂的出口依赖,实现上海工厂亚太出口中心转型,同时新车型产品力仍需实现突破。我们预计特斯拉 23年全球销量有望达到 190万辆,基本面筑底回升对估值将起到坚实支撑。

投资建议:随车型更新换代,新产能逐步释放,2023年特斯拉全球销量有望维持快速增长,我们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标的【拓普集团】、【旭升股份】、【福耀玻璃】、【常熟汽饰】、【文灿股份】、【均胜电子】、【岱美股份】、【精锻科技】、【卡倍亿】、【保隆科技】、【新泉股份】、【宁波华翔】等。

风险因素:汽车促消费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导致供给恢复不及预期、外部宏观环境恶化。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宁波华翔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