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煤价维持弱稳。截至12月23日,陕西榆林动力块煤(Q6000)坑口价1370.0元/吨,周环比持平;大同南郊粘煤坑口价(含税)(Q5500)1122.0元/吨,周环比下跌10.0元/吨;内蒙古东胜大块精煤车板价(Q5500)1074.0元/吨,周环比下跌18.0元/吨。
锚地船舶减少,货船比走高。本周秦皇岛港铁路到车5562车,周环比增加10.69%;秦皇岛港口吞吐50.5万吨,周环比下降3.26%。截至12月20日,环渤海地区四大港口(秦皇岛港、黄骅港、曹妃甸港、京唐港东港)的库存为1203.0万吨(周环比下降123.00万吨),锚地船舶数为68.0艘(周环比下降24.00艘),货船比(库存与船舶比)为17.7,周环比增加3.28。
港口煤价弱势运行。截至12月22日,沿海八省煤炭库存3003.70万吨,周环比下降50.10万吨(-1.64%),日耗为199.00万吨,周环比下降7.90万吨/日(-3.82%),可用天数为15.1天,周环比上升0.30天。截至12月23日,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山西产市场价1265.0元/吨,周环比下跌55.0元/吨。国际煤价,截至12月21日,纽卡斯尔NEWC5500大卡动力煤FOB现货价格139.05美元/吨,周环比下降0.5美元/吨;ARA60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200.05美元/吨,周环比下降21.55美元/吨;理查兹港动力煤FOB现货价108.15美元/吨,周环比下降33.95美元/吨。
焦炭方面:利润好转,部分焦企落实第四轮价格提涨。截至2022年12月23日,汾渭CCI吕梁准一级冶金焦报2660元/吨,周环比上升100元/吨,月环比上升12.71%。港口指数:CCI日照准一级冶金焦报2780元/吨,周环比下降20元/吨,月环比上升6.92%。钢厂补库进程持续,随着市场物流周转效率提升,产地出货良好;当前部分焦企落实第四轮焦炭提涨,在上游原料煤价格涨势放缓的背景下,焦企利润整体好转。
焦煤方面:冬储补库需求较强,焦煤维持强势运行。截止12月23日,CCI山西低硫指数2552元/吨,周环比持平,月环比上涨224元/吨;CCI山西高硫指数2233元/吨,周环比下跌30元/吨,月环比上涨100元/吨;灵石肥煤指数2400元/吨,周环比上涨100元/吨,月环比上涨200元/吨。受疫情扰动,焦煤供应端显著收缩;下游焦企多轮价格提涨落实后,利润虽然有所恢复,但是对高价焦煤接受度较低,线上成交一般,整体价格维持稳定。
我们认为,当前正处在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的初期,基本面、政策面共振,现阶段配置煤炭板块正当时。根据国家电网报道,受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降温明显,用电负荷持续攀升。12月16日,西北电网最大负荷达12051万千瓦,日用电量达27.34亿千瓦时,双创历史新高。其中,西北网内甘肃最大负荷2021万千瓦、青海最大负荷1182万千瓦、宁夏最大负荷1606万千瓦、新疆最大负荷4011万千瓦,均创历史新高。2022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发布《关于抓紧完成2023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下称“紧急通知”),敦促有关单位对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抓紧完成签订录入”、“加快合同确认进度”、“关联匹配公示信息”、“切实分解到矿到厂”、“严格落实交易中心责任”。整体来看,随着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我国生产生活电力需求仍处于持续增长阶段,用煤需求在较长时间内有望继续增长。供给端,煤炭产能在持续一年的增产保供政策下,已接近挖潜极限,从《紧急通知》可以看出,2023年电煤中长协签订工作仍难谈轻松,未来煤炭供需偏紧格局或将持续。在能源大通胀逻辑下,把握高壁垒、高现金、高分红的优质煤炭企业,煤炭板块有望迎来一轮业绩与估值双升的历史性行情。同时,建议关注布局煤炭生产建设领域的相关机会。注布局煤炭生产建设领域的相关机会。
投资建议:综合以上,我们继续全面看多煤炭板块,建议继续关注煤炭的历史性配置机遇。自下而上重点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内生外延增长空间大、资源禀赋优、公司治理优的兖矿能源、陕西煤业、广汇能源、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等;二是全球资源特殊稀缺、有成长空间的优质炼焦公司平煤股份、山西焦煤、淮北矿业、盘江股份等。
风险因素:重点公司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下游用能用电部门继续较大规模限产;宏观经济大幅失速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