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行业整体向好发展,积极拥抱新技术应用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1.新能源汽车政策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好发展我们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将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向好发展,提振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信心。据中汽协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5%;到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渗透率提升至32.6%,未来渗透率空间仍较为广阔。随着下游渗透率和需求的持续提高以及电池端技术的不断革新,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电动车产业链有望迎来高成长、高确定性机会。供给不断驱动需求增长,建议关注结构性机遇。核心观点:国内新能源汽车完成认知度和接受度提升的初级阶段,在驱动力由政策端向市场端逐步转变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渗透阶段。海外电动化决心明确,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实现共振。

技术革新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有望带来性能、成本、安全性等多方位的提高。持续看好:1)复合集流体:具备成本、能量密度、安全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设备端、电池端、材料端共同发力,持续推动产业化应用,关键设备、工艺和材料端需求有望提升。2)钠离子电池:技术日趋成熟,有望在储能、低速车等领域实现率先应用,具备相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集流体、壳体以及电池端技术、产品、产能布局的企业有望获得增量市场。3)快充:需求持续提升,有望带动负极材料、CNT导电剂等相关材料技术迭代以及需求提升。4)长续航以及高能量密度需求下,三元材料高镍化、高电压化、单晶化,硅负极、导电剂以及新型锂盐等需求扩大。5)制造工艺、电池结构、化学材料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升级,带来包括电池端在内的多环节机遇,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将加固自身护城河。6)竞争格局清晰,具备较强的护城河标的;技术路线明确,拥有迭代逻辑较强产品的厂商;自身技术、业务实力不断增强,多元化布局带来更多亮点的优质企业。7)具备国际化供应实力的厂商更加受益于全球电动化发展。8)上游原材料端价格回归有望带动中游电池端的盈利修复。9)龙头高成长、高确定性机会,特斯拉、比亚迪及新势力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LG化学等动力电池供应链。10)在行业快速增长趋势下,自身优势增强推动业绩有望实现超预期表现的二线标的。11)产能加速布局有望显著受益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相关标的。12)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快速发展的氢能源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环节。13)储能、两轮车等具备结构性机遇的细分环节,以及持续完善的充换电设施环节。受益标的:宁德时代、科达利、璞泰来、天奈科技、宝明科技、骄成超声、双星新材、鼎胜新材、万顺新材、亿纬锂能、当升科技、杉杉股份、中科电气、容百科技、振华新材、中伟股份、诺德股份、嘉元科技、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德方纳米、天赐材料、孚能科技、鹏辉能源、华友钴业、宏发股份、特锐德等。2.新能源新技术应用推动行业降本增效我们认为,目前风电、光伏行业已经进入平价时代,新技术百花齐放将会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发电成本下降。光伏领域,中短期来看,以TOPCon、HJT、IBC为代表的N型光伏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提速;长期来看,下一代钙钛矿电池效率持续突破。风电领域,①风机方面,大型化持续推进,单机容量不断提升、叶轮直径也在同步扩大,积极推动降本增效;②风机以“滑”代“滚”趋势加速,根据金风科技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公司研发的新型轴系样机采用滑动轴承替代滚动轴承,已经成功实现并网发电及满发运行。整体看,在“双碳“背景之下,新技术持续迭代和应用推动行业整体降本增效,有望进一步拉动下游装机需求,风光共振成长可期。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江西省整体推进开发区屋顶光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我们认为,推进分布式光伏发展(包括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发展是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规划》对江西省全省的屋顶分布式目标做了明确的行动指引,有利于“十四五”期间江西省光伏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美国储能Q3电网侧装机量创新高我们认为,美国Q3季度储能装机量增长迅速,其中电网侧表现尤其亮眼,加州和德州构成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目前存在多项激励储能市场增长的政策因素,包括NEM3.0、IRA法案等,预计未来美国储能市场将在政策推动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核心观点:(1)光伏光伏项目具备较强的“投资品”属性,项目内部收益率是影响行业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链供应能力的增强将提高装机规模上限,长期看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光伏规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行业发展趋势上,我们认为,1)随着N型新技术电池片经济性显现,电池片出货结构中N型特别是TOPCon产品占比有望持续提升;2)硅料产能逐季释放有望向下游让利,下游制造端可在其他非硬性供需紧张环节通过国产替代等,谋求量利关系更优解;3)在上游紧平衡下,组件厂商景气度出现分化,凭借上游布局/渠道/成本端等优势,需求向头部供应商聚集,同时,重视在成本端及产业链布局上具备优势的新进入者对二三线厂商份额的进一步挤占和自身市占率的增强。

关注市场变化下的供需关系及技术变革下的结构性机遇,如N型硅片及多晶硅、垂直一体化厂商、耗材环节和设备环节、逆变器、光伏胶膜、分布式光伏、光伏支架、石英砂等。受益标的: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德业股份、海优新材、通威股份、TCL中环、锦浪科技、阳光电源、昱能科技、禾迈股份、正泰电器、福斯特、中来股份、联泓新科、中信博、石英股份、宇邦新材、通灵股份、钧达股份等。(2)风电短期来看,风电招标量快速增长:①1-11月国企累计招标达81.60GW,行业需求有所支撑。根据风电之音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30日,11月国有企业开发商共发布风电机组设备采购招标容量达4630.8MW;1-11月国有企业开发商累计风电机组设备采购招标容量达81.60GW。22年招标规模同比21年同期显著增长,为后续风电装机需求提供可靠保障;②主机价格震荡下行。根据风电头条不完全统计,2022年11月份风电中标项目累计6.75GW,其中陆上风电含塔筒陆上最高中标单价2565元/kW,最低中标单价1889元/kW;陆上风电不含塔筒最高中标单价为2229元/kW,最低中标单价为1661元/kW;含塔筒海上最高中标单价4093元/kW,最低中标单价3407元/kW。中长期看,风电是实现“碳中和”的能源替代形式之一,平价时代风电行业将摆脱周期性波动特点,持续看好风电行业的装机需求及发展空间。受益标的:大金重工、日月股份、东方电缆、亨通光电、宝胜股份、汉缆股份、起帆电缆、万马股份、天顺风能、天能重工、广大特材、新强联、长盛轴承、五洲新春、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中材科技、金雷股份等。(3)储能在能源转型持续深入、能源稳定供应需求明确、储能项目经济性显现等因素的推动下,海外与国内、户储和大储呈现需求共振,预计储能市场步入高景气度赛道。l户用储能:欧洲地区能源危机以来户储配置经济性凸显、需求高增,成为全球户储的主要增长动力;l大储:国内招中标量持续向上,激发新商业模式的政策不断推出;海外美国大储已具备独立运作经济性,IRA法案也将进一步带来美国独立储能初始投资成本的大幅下降,明年有望大规模放量。

技术的迭代更新、成本的持续下探、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储能产业的内生增长和外生动力将共同促进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好:1)电池:储能系统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将直接推动锂电池需求提升,以及钠电池、钒电池等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具备性能成本优势、销售渠道以及技术实力的企业有望受益;2)逆变器:PCS与光伏逆变器技术同源性强,且用户侧储能与户用逆变器销售渠道较为一致,逆变器技术领先和具备渠道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3)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系统集成看重集成商的集成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对零部件和下游应用的理解,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在储能市场规模扩大中受益。4)高压级联:国内风光配储政策力度加强,大容量储能项目有望加速建设,高压级联技术有望迎来机遇。5)海外储能:欧洲能源紧张,需求加大带来供需错配机遇,海外户用以及工商业储能环节将受益增长。受益标的:智光电气、金盘科技、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科士达、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派能科技等。3.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达预期;新能源装机、限电改善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疫情发展超预期风险。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轩高科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