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同增长19.7%;实现归母净利润1149.3万元,同比下降98.3%;实现扣非归母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20.5%。单Q3实现营收13.5亿元,同比增长26.5%,整体符合预期;同环比均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2.2亿元。
上半年订单延迟至Q3验收,大资管IT业务表现持续亮眼。上半年疫情影响渐消退,公司三季度营收实现稳健增长。分业务来看,前三季度公司核心业大零售IT/大资管IT分别实现营收8.4/16.0亿元,同比增长10.1%/28.1%,合计营收占比达65.4%。上半年订单延迟至Q3验收,单Q3大零售IT/企金、险及基础设施IT分别实现营收2.9/1.4亿元,同比+19.4%/81.8%。三季度以来O45、UF3.0新签、上线客户持续增加,公司其他产品线同样拓展顺利:新一TA已进入全面落地应用阶段;PB2.0、IS2.0、收益互换等新产品推广顺利,业标杆项目树立。
成本/费用端持续改善,Q3进入业绩兑现期。单Q3来看,公司毛利率同比+3.24pp至70.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3.58pp/+0.29pp/-7.41pp/至8.1%/14.4%/39.1%,管理费用率增长主要由于固定资产折旧影响所致。前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49.3万元,同比下降98.3%,主要是赢时胜等金融资公允价值变动较大所致。整体来看,公司管理体系变革进展符合预期,成本费用后续有望逐步改善,进入利润兑现期,全年收入成本剪刀差有望扩大。
资本市场改革提速带动下游需求扩张,持续受益于金融信创催化。Q3以来,交易所进行流式报盘技术架构调整、公募REITS持续扩容、科创板做市试点及全面注册制预期提升等影响下,资本市场增存量需求将持续释放,公司新项目数量有望持续增长。此外,在政策指引和行业需求的双重驱动下,金融创从管理办公系统扩展到一般业务系统和核心业务系统,公司旗下UF3.0、TA系统、UST极速交易系统、资金运营系统、托管估值系统等70多款产品已全完成信创适配,且公司持续强化分布式微服务和智能化等底层技术,产品线全且优势明显,未来将受益于金融行业国产替代带来的增量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核心业务系统优势明显,客户资源稳定,产品线丰富,专业化程度高,后续订单有望维持饱满状态,利润弹性值得期待。预2022-2024年EPS分别为0.71/1.02/1.34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53/37/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下游行业周期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