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汽车行业:一体压铸新趋势,汽车制造大变革

来源:信达证券 作者:陆嘉敏 2022-11-04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汽车轻量化大势所趋,铝合金材料优势突出。汽车轻量化可以降低能耗、提高驾驶性能,在政策助力下稳步推进;由于电动车电池的高重量制约了续航里程的提高,在“里程焦虑”背景下电动车对减重的需求更为迫切,进一步加速了汽车轻量化的进程。传统汽车的主要材料为钢,占各材料使用的比重约为64%,轻量化则以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低密度材料替代钢材,其中铝合金材料性价比优势最为突出。对比飞机轻量化历程,我们认为当前阶段汽车轻量化的核心材料为铝。根据我们的测算,2030年电动车、燃油车的铝渗透率将分别达到56%、44%,届时我国汽车铝材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292亿元。

传统车身加工工艺过程繁杂且痛点较多,一体化压铸带来制造革命。

传统汽车主要使用钢材,车身制造由冲压、焊装、涂装以及总装四大工艺构成,存在车身重、灵活度低、成本高、效率低、零件强度低等痛点。铝合金加工主要使用压铸工艺,其中一体化压铸采用超高真空高压压铸工艺,能够实现多个铝合金零件的一体化成型,具有生产效率高、材料回收利用率高、维护成本较低、品控进一步提升的优点,此外,一体化压铸能够有效减少焊接点,显著降低连接成本。

产业上下游积极布局,行业有望迎来较大的红利。一体化压铸产业链的上游为压铸机、材料与模具厂商,中游为铝合金压铸厂,下游为主机厂。2020年特斯拉于ModelY车型上率先使用一体化压铸技术,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布局,其他主机厂如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高合、沃尔沃、长城等纷纷跟进进行布局。根据信公咨询统计数据预计2025年大型压铸机、一体化压铸部件的市场规模分别达到109、476亿元,年复合增速分别为136%、258%。虽然仍有良品率、工艺、产能等问题需要克服,但我们认为一体化压铸是汽车车身加工工艺的未来重要发展趋势,先进入厂商有望形成卡位优势,在未来收获较大的行业红利,此外,考虑到大型一体化压铸件或对车身部分中小压铸件形成替代,未及时布局一体化压铸的技术的厂商长期或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投资建议:在汽车轻量化的浪潮下,一体化压铸是铝合金加工工艺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望重塑汽车加工产业链格局。我们看好一体化压铸技术带来的较大行业红利,建议关注中游铝合金压铸厂商【文灿股份】、【广东鸿图】、【旭升股份】(汽车/电新联合覆盖)、【拓普集团】、【爱柯迪】和【泉峰汽车】,产业链上游相关企业【力劲科技】、【伊之密】、【立中集团】(有色覆盖)和【合力科技】。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汽车铝材渗透率不及预期、一体化压铸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国内外疫情反复对汽车产业带来不利影响。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广东鸿图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