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二十大报告对粮食安全问题给予强烈关注。这预示着今后政府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确保粮食安全,使国人不仅“吃饱”,更要“吃好”。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已达13657亿斤,为历史最高水平;人均粮食产量达483.5公斤,已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另据测算,当前中国粮食库存消费比超过50%,同样远超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粮食安全警戒线。但是疫情蔓延、极端天气情况频发、俄乌冲突导致地缘政治紧张等对全球粮食供应体系造成很大冲击,国际粮食供应链稳定性不容乐观。今年以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多家国际组织和机构都对粮食危机发出警告。此次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一新提法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粮食安全风险的重视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坚定信心。
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意味着今后中国在确保粮食安全上将多措并举:1、保证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绝对安全,2、保障肉蛋果蔬等其他食品供应,3、防范化解国际环境、国际贸易规则变化等因素给国内粮食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4、补足农田水利建设短板,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改进农产品品种。
“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这一表述,也被写入党代会报告。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耕地面积约19.18亿亩,已经超过18亿亩这个数字。但与第二次调查相比减少了1.13亿亩,这表明耕地保护仍不能掉以轻心。
我国耕地资源紧张,人均耕地面积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14亿人口的生活主要靠19亿亩耕地养活,为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中央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出台了《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和“进出平衡”等措施,特别是2022年“一号文件”再一次强调要实行“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政策。
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前提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完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2年继续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显示,到2030年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实现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风险提示:1、自然灾害风险:影响粮食产量,造成粮食价格波动,同时自然灾害对种子的产量、质量、示范推广等造成影响。
2、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农产品价格波动会影响种业景气度,如果粮食价格下降会影响种子价格和需求。
3、地缘政治风险:俄乌冲突导致地缘政治紧张对全球粮食生产供应体系造成影响。